响石潭
医学硕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为良医则为良相。
天津市红桥区芥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市红桥区芥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据卫生部《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指导方案》、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实施方案》,在区卫生局的具体领导和指导下,抓住创建的有利契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安排,发挥好现有综合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强化内涵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规范管理,有效推动了整体创建工作顺利实施,目前已经顺利通过市级示范中心验收。 一、中心简介 芥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红桥区东南部,辖区面积1.64平方公里,设7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9910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4397人,残疾人115人,本中心是以中医药服务为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单位,中心占地面积231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预防保健科、中医科、全科医疗科、妇产科、口腔科、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临床医技科室15个,下设标准化服务站3个,其中中医特色服务站1个。中心现有职工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8人,中医中药工作人员16人,占总人数的22.8%,中医执业医师8人,占执业医师总编制的38%,中心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职能。 二、围绕两大职能强基础、抓内涵、促规范、提素质 (一)实现医疗规范管理制度化,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一是结合创建标准,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现有运行制度机制重新进行了会诊、检查、梳理,层层扫描,找准问题症结,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完善建立新制度55项,实现了制度作用发挥的无缝连接。从而使服务质量有了新抓手,管理有了新依据,操作有了新平台,“做我写过的,写我做过的”已经成为全员自觉意识和行动。二是紧密结合新的医改大势,与时俱进,把规范管理操作有效纳入了绩效考核管理,特别是针对临床诊治操作;对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对公共卫生服务等,坚持完善了常规运行管理考核机制,做到了中心、科室、个人自查、互查和月查相结合。并把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工资分配,兑现奖惩。 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服务项目为基本单元,重点抓好运行操作。明确分工、明确职责、分解任务。运行中注重抓好持续改进工作,对质量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控制,依托区卫生局质控组织的技术支撑和资源,按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制度和规范操作训练,保持管理运行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做到了年度、季度区卫生局、中心上下结合联动的动态质控管理,中心坚持每天随机做各科各项目质控,发现失控及时纠正,并进行持续改进,达到了区局质控合格率100%的要求,保证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规范运行,确保了服务质量安全。 严格过程管理,扼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一是对药品从2008年起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了零差率销售,三年来减少居民药费支出1100余万元;二是药品实现了全部网上统一招标采购,平均零售价降低了30 %;三是通过网络监控,对大处方、不合理诊疗适时监督,临床医生不合理服务行为做到了及时纠正;四是坚持临床医生定期例会制度,及时通报情况,对服务行为进行讲评等;五是严格医德医风考核,并把其纳入了月度绩效考核,兑现奖惩。 (二)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做到了三个准备:思想准备,通过学习教育培训和制度机制设计运行,全体职工树立了大卫生观、大健康观,全员上下由过去重基本医疗服务,逐步达到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物质准备,结合公共卫生服务特点,调整服务格局,严格按照标准划分服务区域,把分散的公共卫生服务科室设置进行了集中整合,完成了标准化的预防保健门诊和社区慢病管理服务区域的调整,实现了服务规范、方便、更具人性化。同时充分利用辖区社会资源,发挥好街道、居委会、派出所等部门的作用。队伍准备,多年的社区卫生服务,我们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相统一和有机结合的初级建档和深化健康管理的优秀团队,确保了健康管理质量提升。三是实现了四个质量控制。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辖区特点和健康管理服务要求,把全民建档、档案输机、慢病动态管理服务,实现了全过程质量控制。即辖区人口资料的基础质控;操作运行的过程质控;输机的信息质控;工作完成的终末质控。 (三)实施人事用工和工资制度改革,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对新毕业的本专科生,先从公共卫生服务做起,让他们对这项工作有充分的执业准备,待考取执业医师后再重新安排;二是要求新毕业生要做出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出职业生涯规划时间表;三是以人才培养“三限一降”的管理机制,满足两大基本职能和改革发展需要,即对人才培养限时完成学历的继续教育;限时完成职称晋升;限时完成执业资格考核合格;一降是对未按规定时间完成要求的,降级使用,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几年来我们通过这项管理,促进了大家学习进取的积极性,先后有25名取得本专科学历,17名取得执业资格,30名取得初级、中级职称。 发挥人事改革在人才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实行新的岗位设置,转变观念,对人的管理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实行了全员聘任,职责更明确,任务更清晰。彻底打破了铁饭碗”和终身制。在此基础上推行了绩效工资考核管理,把以往由纯注重经济效益转变到以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为核心的管理上。通过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的操作,量化考核管理操作,每月进行考核,兑现奖惩,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卫生局多次进行考核和服务满意度调查,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得到质的提升。 三、打造服务特色,树立良好服务形象 (一)突出中医药文化建设,营造中医氛围 我们始终坚持和传承服务文化的理念,并重视中医药服务文化建设,将中医药服务文化聚焦在思想内,渗透到制度上,装饰在环境里,体现在服务中,一是制定了医院文化核心理念,即服务为本,健康是福;医院精神:即创新求实,服务奉献;院训:心慈者医;在干部职工中培植了中医药文化的理念,通过无形的文化精神激励,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二是在医疗环境中渗透中医药文化元素,院落设置了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凉亭、山石,医院大门口装裱了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医先圣的画像;墙壁上宣传展牌体现中医养生理念。三是国医堂的建立突出三统一的红桥特色。即装饰风格和国医堂牌匾、基本设施统一,以仿古设计为主,突出中医药文化;经费补助统一,在创建工作中创建经费实行一次性补助,每年人员培训、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统一拨付;诊疗规范和操作规范统一。 (二)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为了提高中心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组织全科医生参加了区卫生局组织的中医药知识及适宜技术培训,同时选送中医医生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该中心还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全科医师参训率达到100%,考核合格率达到100%,选送3 名中医药人员到区中医医院进修学习,提升了中医药人员的技术能级;近几年共招录中医药专业大学生3名,对近几年达到退休年龄的中医药人员全部返聘留用;通过多种方式的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为推广中医药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惠及辖区百姓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中医养生保健、食疗药膳、传统体育等中医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四季养生知识的宣传,印制中医教育处方、养生保健宣教材料发放到社区居民手中,使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率、依从性逐渐提升。中医以此为契机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已达到10项,所有全科医生均能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4种以上,中医全科医生开展的诊疗服务均形成了自己的专病特色,得到了辖区居民的认可和欢迎,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不断提升。 四、工作成效 (一)几年来,我中心通过中医药服务工作的开展,辖区居民对中医药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分别达到95%和60%,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蒸、贴敷、穴位注射、药浴等中医适宜技术,已成为社区居民选用最多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中医诊疗服务总量明显提升。2011年1-9月中医诊疗人次达8.66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加了52.6%;中医治疗人均费用2010年比2009年下降1.09%,2011年比2010年下降2.73%。中医服务的人均费用负担呈逐年下降趋势。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了85%以上。 目前,该中心和1个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可提供基本的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人员都能够较好地掌握和运用中医适宜技术解决百姓的基本医疗问题,运用中医理论对慢性病病人进行行为干预和健康指导,覆盖率达到100%。中心中医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46.6%,门诊患者中医药参与率超过50%。在中医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方面逐步形成了专病特色。针灸治疗失眠、竹管疗法治疗风寒湿痹;中药治疗糖尿病、脾胃病、失眠症等,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中医药特色优势在防病治病、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我们始终坚持把维护居民健康作为唯一目的,近两年来,对全民建立健康档案20745份,建档率67%,为辖区60岁以上居民建立健康档案4299份,建档率达98%以上,对60岁以上人群、学龄前儿童、育龄妇女、肢残精残和慢病人群实现了筛、查、防、治的系统化、档案化、信息化管理。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达100%,高血压控制率92.89%、糖尿病控制率达70.84%;学龄前儿童管理率达100%,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早孕建卡率95%;产前筛查率90%;高危孕妇管理率100%;新生儿访视率100%。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完成基本医疗服务总量16.5万人次,健康教育受益人数达12500余人次;问卷调查显示综合服务满意率达95%,两年间收到的锦旗和表扬信达150余件次;该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特别是中医特色服务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新闻媒体多次专题宣传报道,天津市常务副市长杨栋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各级领导曾亲临视察指导工作。我们在巩固国家级 “双示范区”创建成果中做出了积极努力和应有贡献。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