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给我留言 | 地图 | 日志 | 帮助
肾病专科
肾脏纤维化的形成原理及过程
来源:响石潭 日期:2010-04-10 17:14:38 标签:肾病 中医
  从肾脏微细结构变化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肾脏纤维化形成的核心是肾脏固有细胞外的基质异常增多。而细胞外基质的逐步增多过程还是肾脏固有细胞逐步减少过程。同时也是整个肾脏细微结构逐步改变的过程。专家们认为:引起细胞外基质逐步增多的原因有三个。
 
  一个是肾脏外部刺激因素的影响致使细胞外基质的增生、增殖。另一个是固有细胞被损伤或损坏后释放的刺激因素造成细胞外基质的增生、增殖。再一个是细胞外基质增殖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自我增生和增殖。上述三种使细胞外基质增多的因素就导致了肾脏的纤维化形成。
 
  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我们下面的分析:
 
  第一阶段:炎症反应期 肾脏纤维化的形成过程实质上经过了一个由轻到重的演变。开始的阶段叫做炎症反应阶段。这一阶段的病变核心是肾脏外部的致病因素和肾脏固有细胞自身状态的异常造成了肾脏固有细胞的炎症反应。这个炎症反应的过程就导致肾脏各固有细胞的损伤和损害。特征是大量的固有细胞因炎症反应而凋亡和坏死。而由于固有细胞在炎症反应状态下会释放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就会刺激细胞外基质发生增生或增殖。
 
  虽然这时的细胞外基质的增生变化还是轻微的。但这种细胞外基质的增生变化,也就成了肾脏纤维化的起始点。虽还未形成纤维化,但已开始了纤维化生成的积累。为此,我们也称炎症反应期为纤维化生成起始期。
 
  第二阶段:基质合成阶段 这个阶段是炎症反应阶段的后续阶段,本阶段的重要特征是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大量生成交织在一起,既有肾脏固有细胞因炎症反应造成的细胞凋亡、坏死,也有细胞外基质的大量增生和增殖。在这个时期,炎症反应已不处于显著地位,其原因是细胞损害和坏死已过了高峰期。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在细微结构上分析,就是由于大多数和绝大多数固有细胞都已凋亡或坏死。残存的固有细胞也已处于疾病状态和半坏死状态,虽还有一些功能,但功能已严重不足。在这个时期,炎症反应导致的细胞凋亡、坏死和细胞外基质的过量增生、增殖已成了伴生状态。但有一个倾向性的变化,就是固有细胞在炎症反应状态下的凋亡和坏死已不是继续上升的状态,其坏死趋势已不成增长态势。可是,细胞外基质的增生、增殖状况却成了逐步增多的状态,也就是说,两者在交织中呈现了此消彼长的态势。有一个判断数据可以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炎症反应与基质合成阶段的分界线为肾小球滤过率低于25%。这说明,肾小球内的固有细胞已损伤或损害了大部分,最起码是造成了75%以上的肾小球已无过滤功能。
 
  第三个阶段:纤维化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肾脏已成为纤维化样物质。也就是已成了瘢痕状器官。而基质合成阶段与纤维化形成阶段的分界标准为肾小球滤过率已低于10%。也就是说,肾脏已原则上无滤过、调节和分泌功能,都已成为纤维化基质物。该阶段就是人们常说的尿毒症期。伴随的状态就是一系列并发症和血液中大量的代谢物沉积。这时的肾脏除残存的少部分固有细胞外,其余都已成为了细胞外基质沉积或堆积物。而由于这种堆积物就是各类的蛋白纤维,所以就称作纤维化形成,实质也就是蛋白纤维堆积物。为此,我们也可以称肾脏纤维化为纤维化物质堆积肾。
 
  这也就让我们理解了什么是肾脏纤维化。其实质就是一个有着合理结构的组织器官,因纤维性物质的过度增生和固有细胞的逐步死亡,造成纤维性物质的异常沉积,使原本正常的肾脏结构发生了异常改变,而导致了整个组织器官的功能破坏。当肾脏中的绝大部分位置都被纤维性物质取代后,肾脏的功能就几乎全部丧失,我们就称这个时期为肾脏的纤维化形成,其实这时的肾脏就成了报废肾。
 
  综合上述肾脏纤维化形成过程,我们发现肾脏纤维化的形成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肾脏固有细胞的炎症反应阶段。该阶段中的主要特征是各类固有细胞的肿胀和凋亡同时伴有细胞外基质的逐步增生和增殖。其次是基质合成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固有细胞的炎症反应与细胞外基质增多交织在一起,但以细胞外基质大量生成为主。细胞炎症反应逐步退出主要地位。
 
  随后的再一个阶段为纤维化形成阶段。也可以理解为细胞炎症反应的未期,同时也是细胞外基质增生、增殖的后期。这时的肾脏已形成纤维化肾或称作瘢痕肾和萎缩肾。从肾脏纤维化过程的分析中我们受到一个启发。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上来定义肾脏病。
 
  怎样定义呢?定义应该是:肾脏病就是肾脏的固有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异常损害综合征。

© 响石潭医生 始于2008隆冬 ChinaDoctor 中国▪四川省古蜀不可斋 进入响石潭前必读 蜀ICP备081107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