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医学硕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为良医则为良相。
刘继林,男,1936年生,四川省安县人。196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留校工作。曾任中药研究室、药性研究室及中医食疗药膳研究中心主任。1987年晋升为中药学教授,为博士导师。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中医学会中药学会委员、中医养生保健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成都市药学会理事,四川省保健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员、四川省保健品协会理事,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四川中医》编委等。 主要从事中药学、本草学及中医食疗的教学、科研工作,并参与部分临床工作。为我校本专科、西学中班、全国中药师资进修班、四川省中医进修班、和盛卫校(65年我校温江联办),以及外籍学生讲授《中药学》、《中药与方剂学》、《中医食疗学》、《食疗与营养》等课程,为硕、博士研究生讲授的“中药学专论”等课程。曾协助已故凌一揆先生起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第三版、第四版的编写大纲、样稿,参与编写有关章节及整理与校订工作。其间着重对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主治进行了整理和规范,对分类进行了调整和探索等;并首次引进了中药成分、药理等内容。主编了全国中等卫生校教材《中药学》、全国中等卫生校教材《中医食疗学》。编写了供中医进修班使用的《中药与方剂学》。目前还主编了供我校本科使用的《中医食疗学》(待出版)。先后培养中药学硕士生12人、博士生5人。 临床主张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处方用药主张少而精,除喜用有效经典方外,也喜变通应用古方,或在治法原则指导下选药组方。并注意随时吸取中医方药的现代研究成果。 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课题《中华本草》编委,本草发展史分课题负责人、中药临床应用分课题主研;为《中华本草》以及精选本编委。完成了本草史有关工作,编写了300余种中药。参加了四川省级课题《四川中药志》(一、二卷)的编著,获省科委科技二等奖。参加编摄了《西南道地药材》,获四川省教委优秀教学电视片奖。还主持或参加了多项中药和保健食品的研制。 主编了中医药学丛书《中药学》(执行者)。编著了《食疗本草学》,获四川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编著了《食疗宝典》、《大脑保健与食谱》。主编了《家庭饮食疗养》、《家庭食疗保健大全》。在英国翻译出版了本人主编的Chinese DietaryTherapy(CHURCHILL LIVINGSTONE 1995)。为《医方妙用》副主编。参加编了《老年长寿大全》、《中药方剂的药理与临床应用》、《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 发表了《中药归经的讨论》、《中药性味的研究与思考》、《关于中药的功能及其发展的讨论》、《米糠治噎膈的历史发展与实际功能》、《黄连治消渴的本草学研究》、《三子养亲汤药理实验研究》、《对祛痰降气汤的药理研究》、《补肝肾益气血方对60Cor射线所致小鼠骨髓损伤P53、P21WAF1、casPase-3、CD34蛋白表达的影响》等20余篇学术论文,有多篇论文获省市优秀论文奖。并在《大众医学》、《健康指南》、《家庭医药》等刊物上发表了30余篇中医药科普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