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医学硕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为良医则为良相。
杨纪曾,男,1926年生,广东省梅县人。1953年于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现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分配到哈尔滨医学院(现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理教研组任助教。1958年调至成都中医学院任生理学教师,组建生理学教学实验室。1959年,参加四川省离职西医学习中医研究二班学习一年半。1981—1982年,参加上海第二医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二届高级师资电生理技术班进修。1987年晋升教授。曾任生理教研室主任、针灸学(生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四川省针灸学会针麻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四川省针灸学会针麻专业委员会顾问,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考试研究委员会委员。民盟成都中医学院支部主任委员。 多年工作在生理学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各种层次的生理学课程的主讲和实验指导教师,编写讲义、补充教材、实验指导。同时,尽力充实教学实验和科研仪器设备,带领和培养青年教师搞好教学、科研工作。参与卫生部组织的全国中医学院《生理学》教学大纲(1983)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专业《生理学》自学考试大纲(1985)的编审,参与编写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生理学》及《解剖生理学》。从1986年起,参加了四川省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工作,编写了中医专业自学考试指导丛书《生理学》及中医专业自学指导丛刊《生理学分册》。1988~1992年,先后为《四川自考》,特约撰稿和刊登生理学自学考试的辅导文章10余篇。 坚持科学研究,早在1953—1957年,就在程治平教授指导下,从事人工低体温的研究,撰写论文4篇,与同事合作研究正常和病理情况下的人体血管反射、人体血压测量方法和高血压患者血管反射检查,发表相关论文3篇。调入成都中医学院后,发表的主要论文有:“针刺内关对人体心电图的影响”、“针刺内关时针下感传的初步分析”(《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59);“针刺手法‘烧山火’和透‘天凉’对人体局部皮肤湿度的影响”(《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4)。心血管机能方面的主要科研论文有“家兔心缩间期测定的探讨”、“70只健康家免心电图分析”、“155名健康青年心缩间期的测定”(《四川生理科学动态》,1979、1981)等。主研或参与获奖的科研论文有:“经络感传与经络气血关系的探讨”,获1978年卫生部科研成果奖;“活力苏抗衰老作用的研究”,获1985年四种科技进步三等奖;“对命题总设计的看法和作法”,获1990年四川第二届自学考试科研论文研讨会三等奖;“70只健康家兔心电图分析”和“实验动物在中医证型研究中的应用”,分别获1986年四川省动物学会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二等奖和三等奖;“针麻甲状腺手术研究”,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