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医学硕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为良医则为良相。
张勤修,男,1968年生,四川省万源市人。1984年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95年晋升主治医师,同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师从于耳鼻咽喉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教授三年,毕业后返回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任科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创建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头颈外科、川南听力言语疾病防治中心。2000年任副主任医师。2004年破格晋升主任医师,2005年3月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5月作为高级人才引进到本校附属医院,被批准为本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已被推荐为四川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专家库成员、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先后承担医学专科、本科以及眼耳鼻喉科专业方向本科生研究生等学生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指导》,参编《现代耳鼻咽喉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听觉生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面神经疾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等专著。 临床方面,先后到北京协和肿瘤医院、同仁医院、301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进修,在鼻内镜手术、头颈外科、耳科显微手术、五官整形等方面具有较深造诣。其开展的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巨大颅底肿瘤切除术、改良颈动脉球体瘤切除术,针对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出血多、手术风险大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大大减少了出血,降低了手术风险。对巨大颈动脉球体瘤采用自行研制的颈动脉压迫器,并进行了术前介入方法的改进,从而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调入本校附属医院后,融中医与西医之所长,逐渐形成了一套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诊疗方法。 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厅局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2项,对鼻内镜手术相关解剖及临床应用、变应性鼻炎、耳科学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59篇,2005年获得吸引电刀、粘膜下吸切器与鼻窦穿刺枪等3项手术器械国家专利,“C-jun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腔黏膜中的表达与意义”获2003-2004年度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鼻内镜手术及其延伸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获2005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鼻腔炎症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获2005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鼻内镜手术解剖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获得2006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