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医学硕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为良医则为良相。
中医学习
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响石潭 日期:2009-12-25 09:19:21 标签:中药
(《本草经集注》) 【异名】马齿草(《雷公炮炙论》),马苋(陶弘景),五行草(《本草图经》),马齿菜(《圣惠方》),马齿龙芽(《宝藏论》),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纲目》),酸苋、安乐菜(《医林纂要》),瓜子菜(《岭南采药录》),长命苋、酱瓣豆草(《中国药植志》),蛇草(《南京民间草药》),酸味菜(《贵州民间方药集》),猪母菜、狮子草(《福建民间草药》),地马菜(《江苏植药志》),马蛇子菜、蚂蚁菜(《东北药植志》),马踏菜(《山东中药》),长寿菜(《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 【植物形态】马齿苋 一年生肉质草本,全株光滑无毛,高20~30厘米。茎圆柱形,平卧或斜向上,由基部分歧四散,向阳面常带淡褐红色或紫色。叶互生或对生,叶柄极短,叶片肥厚肉质,倒卵形或匙形,长1~3厘米,宽5~14毫米,先端钝圆,有时微缺,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暗红色。花两性,较小,黄色,通常3~5朵,丛生枝顶叶腋;总苞片4~5枚,三角状卵形;萼片2,对生,卵形,基部与子房连合;花瓣5,倒心形,先端微凹;雄蕊8~12,药黄色;雌蕊1,子房半下位,1室,花柱顶端4~6裂,形成线状柱头。蒴果短圆锥形,棕色,盖裂;种子多数,黑褐色,表面具细点。花期5~9月。果期6~10月。 生于田野、荒芜地及路旁。我国大部地区都有分布。 本植物的种子(马齿苋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两季当茎叶茂盛时采收,割取全草,洗净泥土,用沸水略烫后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皱缩卷曲,常缠结成团。茎细而扭曲,长约15厘米。表面黄褐色至绿褐色,有明显的纵沟纹。质脆,易折断,折断面中心黄白色。叶多皱缩或破碎,暗绿色或深褐色。枝顶端常有椭圆形蒴果或其裂爿残留,果内有多数细小的种子。气微弱而特殊,味微酸而有粘性。以棵小、质嫩、叶多、青绿色者为佳。 全国各地均产。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残根,以水稍润,切段晒干。 【性味】酸,寒。 ①陶弘景:"小酸。" ②《唐本草》:"味辛,寒,无毒。" ③《本草经疏》:"味辛苦,气寒,无毒。" 【归经】入大肠,肝、脾经。 ①《滇南本草》:"入胃。" ②《得配本草》:"入手太阳、阳明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①《唐本草》:"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癖癥癖,小儿尤良;用汁洗紧唇、面疱、马汗、射工毒涂之瘥。" ②孟姺:"湿癣白秃,以马齿膏和灰涂敷。治疳痢及一切风,敷杖疮。" ③《食疗本草》:"明门。亦治疳痢。" ④《本草拾遗》:"止消渴。" ⑤《蜀本草》:"主尸脚(人脚无冬夏常拆裂)、阴肿。" ⑥《开宝本草》:"主目盲白霄,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渴,破癥结痈疮。又烧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肿。以封之,即根出.生捣绞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 ⑦《日用本草》:"凉肝退翳。" ⑧《滇南本草》:"益气,消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 ⑨《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⑩《生草药性备要》:"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