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医学硕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为良医则为良相。
翟慕东,号果福,男,1951年生,安徽省芜湖市人。1967年时因文革辍学,母亲恐其光阴荒废,遂令拜同门表舅——江南孟河学派名中医王祝三先生为师,侍医8载,深得真传。其间亦在张恒春国药号学徒,出师从业,对中药材炮制,丸散膏丹各种制剂悉尽稔熟。1978年毕业于安徽省中医药高等学校中医专业。留校任教。1979年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全国伤寒金匮师资班学习。1980年考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师从刘炳凡先生攻读伤寒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85年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1997年任硕士生导师,2003年晋升教授,历任伤寒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主任、伤寒教研室主任、四川省中医学会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多年来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专科、西学中、进修班、成人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讲授《伤寒论》,一直坚持“六经证治规律的研究”,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0名。作为副主编,编著了研究生教材《伤寒经纬》(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参与编著了全国7年制规划教材《伤寒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及《伤寒论学习指导》(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金匮要略串讲》(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主编的特色教材《伤寒论学用指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作为其有代表性著作,注重传统,以临床实用为宗旨,以病机为中心,短小精悍,直语中的。 中年喜究性命之学,常用医学以参道,用道学以证医。于“心肾水火”、“气机气化”方面有所研究,著有《实用中老年精神保健》(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巴蜀中医特色医学史话》(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中医望诊相法阐释》(中国艺苑出版社,2004)等。 临床方面,传承了王祝三、刘炳凡二位师父的衣钵,注重“治病必须治人,治人首治脾胃”的整体调节思想,形成病、证、脾胃三位一体的遣方用药体系。在重视脾胃的同时,亦强调肾的先天主导作用。 积极从事科研工作,作为主研或负责人,多次完成省部级和局校级的科研课题。校注出版著作有《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中国医学大成·女科仙方》(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