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给我留言 | 地图 | 日志 | 帮助
我的老师
孔健民——知名中国医学史专家
来源:响石潭 日期:2009-09-18 12:29:58 标签:成都中医药大学 名老中医

孔健民(18951959),原名繁熙,男,四川省巴县人。幼读私熟,稍长即随父学医。15岁时,遵父嘱拜学于成都前卫街张海门医馆。1924去北京求学,考入中国大学国文学系,并选修教育。1926年又兼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8年同在两校毕业。回到四川,先后任成都大学讲师、成都师范大学教授、岷江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讲授文哲类科目。1942~1946年受聘于四川国医学院,先后任教务主任、教育长、副院长之职。解放初,受聘为成都市中医师公会秘书,先后当选成都市二区首届人民代表和卫生委员会委员,一区二届人民代表,市卫协委员。多次被评为模范医师,获市卫生局表彰两次。成都中医进修学校成立,即被调入,负责教务并讲授医学史。1956年成都中医学院成立,被调入后,任医史教研组主任和工会副主席,并出席四川省政协首届三次委 员会议。正当他满怀信心要为中医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之 际,不幸于1959624日猝然病逝,终年64岁。

40年代初,投身四川国医学院组织教学工作后,编撰了《中国古代医史》《中国医史》《伦理学纲要》《临证处方歌括等讲义,并主讲中国医学史及国文、伦理学等课程。时值抗日战争时期,为避日寇飞机轰炸;学校从成都市内兴禅寺迁往西北郊外银桂桥的荒芜小寺元觉庵3(1944年夏复迁回兴禅寺)。虽然纸窗茅屋,难避风雨,但他克服一切困难,坚持数年住校管理院务。由于旧政府不承认四川国医学院的合法地位,办学经费卜分拮据,他与全体教师不计报酬地办学授课,四处奔走募集资金,为培育中医人才竭尽心力。1956年到成都中医学院工作后,又撰著《中国医学史》,在脑滥血逝世前一周,仍坚持对该书作最后修订。

18岁入成都济川公学读书时,课余为同学治病。20年代赴北京学习文哲,仍博览中医典籍,义务为人诊脉施治。40~50年代初,曾一度挂牌应诊,以中医内科杂病诊治为主,擅治脾胃疾病。对祖国医学和文哲历史学的双重志趣,使他走上专攻中医医学史的道路。

他研究医史学结晶的专著《中国医学史纲》,(四川省卫生厅重点科研项目,80年代经李介明、孔祥序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强调医史研究须“言必有据,无证不信”。其他著作还有2030年代撰写的《中国人性论史纲《性善情恶源之人性论》《性三品派之人性论》《论衡本性篇疏证》等心理学史范畴专著。代表论文有“扁鹊年代考证”(《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59)等;因猝然病逝,不少医史论文稿尚未及发表,拟著的《中国医学史纲》姊妹篇——《医学考信录》亦未完成。


© 响石潭医生 始于2008隆冬 ChinaDoctor 中国▪四川省古蜀不可斋 进入响石潭前必读 蜀ICP备081107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