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医学硕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为良医则为良相。
李斯炽(1892~1979),名煐,男,四川省成都市人。1915年毕业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现四川大学)理化系,,留校任理化助理。早年师事成都名医董稚庵,尽得其传。30年代初,有感于医道衰微,且慨于国民党政府扼杀中医,遂立志以振兴祖国医学为己任,乃辞去所有教职,一心以医为业。积极参加反对“废止中医提案”的斗争,倡导并组建医药学术团体,创办中医刊物,举办国医学院。曾担任四川医学会主席、四川国医学院教务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建国后,历任成都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宣教部长、成都中医进修学校一、二,三、四班班主任,四川医学院(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中医教研组主任、农工民主党成都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58年,国务院任命为成都中医学院首任院长。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顾问、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副会长、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医杂志》编委、农工民主党成都市代主任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入选大会主席团。1959年,“因对发扬祖国医学工作积极,成绩卓著”,获卫生部颁发的金质奖章。1978年,被授予我国第一批中医教授职称。 早在1936年,就致力于中医人才培养,联合四川省国医馆和成都中医界同仁,创办了四川国医学院。除主持教务工作外,还亲自编写教材,讲授《内经》《金匮》《中医内科》等课程。他编写的《金匮要略新诠》《内经类要》《中医内科杂病》等教材,善于用现代科学知识诠释中医医理,内容深入浅出。由于国民党政府对四川国医学院不予注册,学生毕业不发给行医执照,他为争取学院的合法地位而四处呼吁,并通过法律途径,据理力争。又因办学经费不能解决,与同遭采取社会筹募、个人捐献、义务上课、借贷典当等办法,将学院一直办到解放前夕,为四川地区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中医人才。成都中医学院开办时的师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四川国医学院的毕业生,其中包括后来担任成都中医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的凌一揆教授等知名中医药专家。解放后,尽管有繁重的行政事务及社会活动,仍坚持为学生讲授《内经》等课程,批改作业,评阅毕业论文。重视中医教材建设,组织本院参加第一版教材编写的教师,反复研究讨论编写提纲及编写方法,并于1960年亲自带队参加全国中医教材审定会,会后指导教材修改工作,为中医教材建设,为我国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30年代起,即悬壶蓉城,诊治疾病,多中肯綮,求治者络绎不绝。他医德高尚,贫者问病,为之尽心教疗,且不取药资,还每周设义诊一天,为贫穷者送医送药。1932年,成都霍乱流行,与医界同仁组成“壬申疫症救护队”,自制药品,深入疫区救治患者。“文革”期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闲居于家。时年事已高,仍每日义务为人诊病,门庭若市。此间。在其子协助下,还整理出了生平治验之《医案》。诊病问疾,不拘一家之言,惟取药与病合,主张“理宜精,法宜巧,方宜平,效宜稳”,在运用调气疏肝法治疗多种内科杂病,以及运用养阴而不腻之药治疗阴虚湿热证等方面有独到之心得。尝治一患者,因冒雨发热,目眩欲吐。前医以病属少阳,投小柴胡汤而病益甚,又以为里有实滞,以大柴胡汤下之,致汗多尿少,神识昏蒙,喉间痰鸣,几致危殆。诊为湿温之病,以黄芩滑石汤加郁金、菖蒲,一服病减,再剂而愈。又治一鼻衄患者,前医投以金匮柏叶汤加童便,致血出不止。诊为阴虚肝旺,血热上溢,仍用柏叶汤去干姜,加生地黄、藕节、艾叶,一剂血止。其治多类此,看似平淡,每多奇中。1958年,中共中央成都会议期间,曾为毛泽东主席诊治,取得良好效果,成为医界广为流传的佳话。次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再次见到毛主席,被主席誉为“名医”。 素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潜心于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早年即主张开办中医医院,系统观察临床病例。1957年,主持进行了中医治疗肺脓肿的专题研究,著有“治疗肺脓肿的初步报告”一文,率先在全国报道了用中医中药治疗这一急重症的疗效,其治法及方药至今仍被广泛采用。1958年,深入成都附近疫区,开展中医药防治钩端螺旋体病的研究,筛选有效治法及方药,进行分型论治,取得良好效果,著有“中医治疗瘟疫(钩端螺旋体病)的初步报告”一文。在用中医中药治疗急性热病方面,也取得了成功经验。1961年,开展了水肿病的专题研究,著有“水肿病的分型及治疗”一文。此外,对中风、血管疾病、阿狄森氏综合症等的中医治疗,均有专门的研究和报道。其主要著述尚有:《医学三宇经简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58)、《实用内经选释义》《五脏辨证论治歌诀、杂病证治歌诀合编》(成都中医学院,1977)及“《素问玄机原病式》探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59)、“运气学说管窥”(《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60)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