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医学硕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为良医则为良相。
吴棹仙(1892~1976),名浦,字显宗,男,四川省巴县人。幼承庭训,攻读四书五经,兼习医学。青少年时代,就读于巴县医学堂和存仁医学校。深得唐德府、王恭甫诸位名师教诲,对四部医经正文及《伤寒论》注释,皆能背诵如流。后师从许直初,得“子午”、“灵龟”针法秘传。当时重庆警察厅对开业医师考试,在录取的202名中,名列第三。为求中医药的生存与发展,先后创办国医药馆、国医传习所、重庆中医院、巴县国医学校、苏生国医院、中华医药科学讲习所。解放后,曾任教于重庆中医进修学校,先后任重庆市第一、二中医院院长,重庆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四川省政协第二届委员,四川省人大第三届代表,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员会第三届委员,成都中医学院医经兼针灸教研组主任,全国中医二版教材编审会议特邀顾问之一。1955年底,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向毛泽东主席晋献“子午流注环周图”,并留影记录下当时情景,这张照片成为了中医药界宝贵的经典史料。 他培育桃李,鞠躬尽瘁,曾创办国医讲习所,讲授《内经》《难经》《金匮》《伤寒论》《本草经》《妇科学》《国医诊断学》等课程。1939年,创办巴县国医学校、重庆中医院。抗日战争胜利后,招收少部分学生,在永生堂诊所义务讲学。1950年创办中华医药科学讲习所,在归元寺讲学。人民政府大兴中医教育,聘为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教师,后调入成都中医学院任教。 1929年,在重庆市桂花街成立了国医药馆,设有住院部,收治住院疑难病人,邀请医师会诊讨论治疗方案,交流学术经验。与其师王恭甫在双桂堂轮流义诊,为贫苦病人免费诊病施药,常在处方上写“记棹仙帐”字样。无论院内院外、街头乡间,有请必至。其脉枕题铭:“低眉细参三指禅”,切脉常在10~15分钟之久。用药精练而常获奇效,在当地有“药王菩萨”之誉。继承师传,善用经方,挽危重病人于顷刻之间。任应秋教授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书中,称吴棹仙为近代“两经方学家”之一。 娴熟《灵枢》,又得许直初“子午”、“灵龟”针法秘传,能极《灵枢》补泻迎随之妙,故有“神针”之誉。著有《子午流注说难》(四川省人民出版社)、《医经生理学》《医经病理学》《灵枢浅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