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医学硕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为良医则为良相。
余仲权(1912~1991),男,四川省万县人。1941年毕业于四川国医学院,1942年开始在万县、靖化、金堂、成都等地行医。1954年进成都中医进修学校针灸班学习,结业后留校任教。后调入成都中医学院,承担讲授《针灸学》的教学任务。曾任教授、针灸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教委中医中药高级职称评审组成员、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等职。 对中医教育事业满腔热情,倾注了全部心血,参加编写了全国中医高等学校教材《针灸学》(一版、二版)。长期从事《针灸学》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研究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制作了大量的教学用具、挂图,其中主持设计制作的十四经循行挂图、子午流注针法开穴转盘等,今天仍在教学中使用。 学术上主张习古践今,兼收并蓄。在临床工作中,娴熟地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观念及脏腑经络学说,指导遣方配穴,紧扣病机设计治疗方案。把皮肤滚针和毫针结合起来治病,是其针灸医术的重要特色之一。师古而不泥古,在深入探索中医学理过程中,不为古人之说所囿。例如在研究子午流注针法中发现,在纳支法中其应用范围仅局限于66个俞穴,认为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按十二时辰而盛衰,每一时辰的经气盛衰应当是指整体经脉而言,不只是旺于五输穴。所以临床运用中,应当不受66个俞穴的限制。比如寅时为肺经经气旺盛的时辰,此时可以选取肺经11个穴位中任何一穴作为开穴,其余经脉推而广之。这一学术思想用于临床实际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的简化流注针法,发展了经气盛衰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扩大了取穴范围,且简便易行,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大胆创新,早在50年代,就开始运用耳针,主张找出敏感点,以小竹签代针,以后又不断改进。电丸药贴压耳穴,除了单纯的物理压迫作用外,利用皮肤的吸收作用,可同时发挥药物在耳穴上的治疗作用。每周只就诊一次,无痛,安全,效果良好,病人乐于接受治疗。1954年与同仁合作研究制作了皮肤滚针,制作了弹簧进针器。其中皮肤滚针据《内经》毛刺法原理制成,适用于一切皮肤针的适应症。针刺手法精湛,进针轻松自如,病人几无痛感,针感柔和舒适,善治多种疑难杂症。 他对于发展针灸学术建树良多,撰有《针灸疗法原理初步体会》《针灸对气滞血瘀的临床运用》等论文50余篇。著有《针灸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针灸学辑要》(成都中医学院)、《经穴辨证应用学》(合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灵枢语释》(手稿)等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