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给我留言 | 地图 | 日志 | 帮助
中医学习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来源: 日期:2014-2-17 23:02:42 标签:中药
[处方用名]    白芷——伞形科Umbelliferae

[概要]  白芷,又名白苣(苣。Chai,音钗,古代指一种香草。)。白芷|根为白色,气味芳香,故名白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白苣……分与兰同德,故骚人以兰苣为咏,而本草有芳香、泽芬之名,古人谓之香白芷云。”

白芷为中医常用中药,具有发表散寒,燥湿,排脓,镇痛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鼻渊头痛,妇女赤白带下,痈肿疮毒等。元代李东恒指出:“白芷疗冈通用,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表汗不可缺也。”清代名医徐大椿在其《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论白芷云:“凡驱风之药,未有不枯耗精液者。白芷极香,能驱风燥湿,其质又极滑润,能和利血脉而不枯耗,用之则有利无害者也。”

白芷人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白芷,味辛,温。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一名芳香。”(尚志钧《中医八大经典诠注》第195页)。在南宋时期,《是斋百一选方》中记载:王定国患头风痛,到京城梁郡请名医杨介治疗,杨介给他连续服用三粒药丸,头风立即消除。王定国向杨氏恳求其方,杨告诉王,他只用单自芷,洗净晒:干研成细粉,炼蜜为丸,其名“都梁丸”,每日服一丸,用清茶或荆芥汤送服。这药用来治疗头风眩晕,女人胎前产后,伤风头痛,血风痛,疗效都很好(见《本草纲目》白芷条)。李时珍在总结前人用药经验后说:“白芷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密,小便去血,妇人血风眩晕,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现代药理学研究]    白芷主含化学成分为挥发油和香豆素类。香豆素主要为比克白芷素、比克白芷醚、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等。其药理作用为:解热、镇痛、平喘;具有解压、抗菌、解痉,防晒等作用;并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目前市面上用于临床的白芷主要为:白芷Argelica dahurica(Fisch. exHoffm) Benth、et Hook.f.主产于我国北方。川白芷,又称抗白芷Angelicadahurica( Fisch. ex. Hoffm. ) Benth. et. Hook. var. formosana ( Boiss. ) Shan. et.主产于南方各省,以四川产者为著名。

两种白芷的主要区别点:前者,根圆柱形,有分枝,黄褐色,常带紫色,有纵沟纹,其横断面形成层圆形。后者,根上部近方形或类方形,灰棕色,皮孔样突起明显,其横断面形成层近方形。

[基原]    系伞形科Umbelliferae当归斥dah比rica ( Fisch. ex  Hoffm.  ) Benth. et Hook. F. )l[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 Benth. et  Hook. var.formosana ( Boiss) Shan. et  yuan的根。

[别名]  香白芷、香头、抗白芷、川白芷、香大活、祁白芷等。

[性昧归经]  性温,味辛。归肺,大肠,胃经。

[功能主治]  散风除湿,燥湿、消肿排脓,通窍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眉棱骨痛,牙痛,鼻渊,风湿痹痛;妇女赤白带下,痈疽疮毒等。

[主含化学成分]

白芷主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榄香烯( elemene)、十六酸( hexadecunicacid)、8—壬烯骏(8 - Nonenoic acid)等。

香豆素主要为:欧前胡素( imporatorin)、异欧前胡素(isoimporatorin)、别欧前胡素( allimporatorin )、别异欧前胡素(alloisoimporatorin)、氧化前胡素( oxypeucedanin)、异氧化前胡素(isooxypeucedanin )、水合氧化前胡素( oxypeucedanin hydrate)、新白当归脑(neobyakangeli,iin)、水合氧化前胡素( oxypeucedanin hydrate)、新白当LH脑(neobyakangelicol)、白当归素(byakan-gelicin)、白当归脑(byakangelicol)、花椒毒素(xanthotoxol)、佛手柑内酯(ber-gapten)、蛇床素(cnidilin)、珊瑚菜素(phelloptor( phelloptorin)等 o

[药理与临床应用]

1.解热、抗炎、镇痛作用。白芷煎剂和醚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小鼠醋醋酸体反应和热板法均有镇痛作用。其解热作用优于阿司匹林。白芷灌服二甲苯所致小鼠急性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白芷对头痛、胃痛、鼻炎等均良效。

2.皮肤光敏作用(即光毒性反应)。白芷外用可提高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加强紫外线的作用,这种作用涉及表皮免疫细胞及其皮组织等各方面。白芷制剂内服外用加黑光照时,可以抑制银屑病表皮细胞DNA合成!增殖性强的银屑病表皮细胞恢复正常,从而使皮损治愈。

3.抗菌作用。白芷水煎剂对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寒杆菌、霍乱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名著论选]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公元500年):“白芷,无毒。主治风邪,久}吐呕,两肋满,风痛,头眩,目痒。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阳明。性温气厚,行足阳明。芳香上达,人手太阴肺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1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

明,杜文燮《药鉴》(1598年):“白芷,味辛,气味俱轻,无毒,升也,。去头面皮肤之风,除周身燥痒之痹。惟其性温而走于肌肉,故能治足。辛夷细辛同用,则治鼻病。与蒲公英同用,则能排脓。与内托昔同用,则去腐烂而长肌肉。与续命汤同用,则治口眼而去歪斜。外散乳痈背疸,内托肠风痔瘘。诚诸疮痘疹必要之药也。”

[现代应用】

1,祛风解表,治外感风寒表证。白芷辛温气香性烈,上达肌肤以辛散风邪,香冲鼻窍而止痛,为解表通窍之良药。凡外感风寒所致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者,常配伍防风羌活葱白淡豆豉等以祛风散寒。若鼻塞流涕,或鼻渊头额疼痛、熏臭不闻则配伍辛夷苍耳子细辛鹅不食草等散风通窍止痛。若前额头痛。眉棱骨痛、齿痛、头面诸疾痛走,可单味研细、炼蜜为丸服用;或配伍藁本蔓荆子黄芩、生膏、连翘等,以清泄邪热,祛风止痛。

2.排脓生肌、止痛。白芷,性温味辛,能化淤消肿,托毒排脓,生肌止痛,常配伍清热泻火,解毒利湿之药;用于疮疡痈肿。儿疮痈初起,红肿热痛等,配伍忍冬藤、连翘拳参天花粉、天丁等以清热、解毒、消痈。如若溃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可配伍生黄芪、生甘草、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托毒排脓。

3.除湿止痛。白芷辛散除湿,能上行头目,下达肠胃,通达四肢肌肤,祛风毒湿蚀。风寒湿痹,可配伍威灵仙、桔枝、羌活川芎独活秦艽等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痹止痛。若寒湿浊垢下注,带下赤白,可配伍苍术、川黄柏、土茯苓、海螵蛸等祛湿止带。白芷可破淤血,又用于淤血经闭,产后腹痛,常配伍当归红花牛膝赤芍花等同用。

4.用于风疹瘙痒,雀斑粉刺。白芷味辛可祛风止痒,又可润泽肌肤,常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粉刺雀斑等皮肤疾患。常配伍白英、紫荆皮、防风荆芥黄芪、生地黄等同用。

[类药比较]

白芷苍耳子辛夷均为芳香发散之品,善祛风散邪,通窍止痛,均能治鼻渊头痛。然白芷兼能燥湿止带,消痈排脓,外用可治疗皮肤瘙痒及虫咬伤;苍耳子味苦辛,亦能燥湿,除湿通络,外用消疥疹,亦有杀虫止痒之功辛夷效用不及白芷苍耳子,但为鼻渊之要药。

© 响石潭医生 始于2008隆冬 ChinaDoctor 中国▪四川省古蜀不可斋 进入响石潭前必读 蜀ICP备081107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