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医学硕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为良医则为良相。
一 急性肾炎 小儿急性肾炎多因链球菌感染引起,主要感染部位是咽部和皮肤,在感染之后1~3周出现急性肾炎的症状,多有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典型的表现。急性肾炎一般预后良好,但是有极少数可迁延而成慢性肾炎,亦有处理不当而致肾衰者。对于急性肾炎应该注意的有几点:①注意小儿卫生,防止咽部和皮肤感染的发生;②发生急性肾炎经及时治疗,防止疾病迁延;③不要滥用补肾药,特别是温补药,临床上有在急性肾炎恢复期自行服用补肾药而致肾衰者;④症状消失后要定期检查小便和肾功能。 二 肾病综合征 小儿肾病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95%的患者对激素敏感,预后良好,有些家长不能坚持正规治疗影响预后。因此肾病综合征应该注意的事项有:①应正规用激素治疗,剂量要足,疗程要长,1年半左右;②对复发的病例可加用细胞毒类药,但一定要坚持治疗,不能放弃;③配合中医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④定期检查肾功能。⑤要预防感冒和感染,因为感冒和感染可使病情复发或加重。 三 慢性肾炎 小儿慢性肾炎是尿毒症的重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其措施有:①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②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各种感染和感冒;③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急性肾炎;④积极治疗可以导致慢性肾炎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防止其演变成慢性肾炎;⑤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最佳方案,也是我国防治慢性肾炎的优势和特色,所以慢性肾炎患者应进行积极的中医治疗;⑥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特别是血压高和肾功能损害者,可用苯那普利;⑦要定期检查肾功能,已有肾功能损害的应按照尿毒症的早期防治方案进行积极治疗。 四 尿路感染 小儿尿路感染是儿童期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我国21省市儿童尿过筛检查统计,尿路感染占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12.5%。婴幼儿的尿路感染可导致肾发育障碍和肾疤痕,造成永久性的肾实质损害,后果远较成人严重。据统计,小儿有症状的泌尿系统感染中,约1/3有肾疤痕形成,多发生于5岁以前,而其中约半数有膀胱输尿管返流,以持纵使已无细菌尿,这些损害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可发展成为慢性萎缩性“肾盂肾炎”,甚至发生尿毒症。据欧洲透析协会报告,慢性泌尿系统感染是儿童尿毒症的第二位因素。 尿路感染根据部位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称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称为下尿路感染。但是在儿童期难以准确定位,一般称为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病程小球6个月者为急性尿路感染,超过6个月者为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尿路感染一般预后良好,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如果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病情迁延,就会造成慢性、反复感染,以致肾脏损害,形成肾疤痕,最终发展成毒症。 发孩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高于男孩,尤其是女婴幼儿。因为女婴尿道短,外阴易受粪便污染。少数婴幼儿存在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或尿路梗阻,尿液排泄不畅,细菌容易繁殖。/p> 尿路感染的症状较重不等,有些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中有在尿检时发现异常。并且常因年龄不同而有不同表现。如新生儿以全身表现为主,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皮肤苍白,吃奶差,呕吐,腹泻,体重不增等,并可伴有败血症。婴幼儿则全身症状重,常以发热最突出,可有腹痛、腹泻、呕吐、排尿时哭闹,尿布有臭味,夜间原无遗尿者出现遗尿。儿童的症状与成人相似,可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寒战、腹痛或腰痛,有时有尿血。 尿路感染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多喝开水以促进细菌毒素及炎性分泌物的排出,治疗的主要方法是用抗菌素。目前抗菌种类繁多,不可滥用。应根据尿检、细菌培养结果小儿年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以初次发病的儿童常 首选磺胺类药物,而新生儿及婴幼儿则宜选用肾毒性小的药物,并经静脉给药。慢性反复尿路感染者多伴有尿路结构异常或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应在儿童肾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做进一步的检查,一经证实,应及时纠正和治疗,否则尿路感染不易治愈。 因为小儿尿路感染常可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建议凡是小儿尿路感染,均应作静脉肾盂造影(IVP),及考虑作排尿期膀胱输尿管返流造影,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尿路结构异常或泌尿的先天畸形。有效防治小儿尿路感染可降低尿毒症的发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