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的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两件事,就是:拒绝读书,忽视灵魂;拒绝运动,忽视健康!

    当脾气来的时候,福气就走了!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人是愚蠢的一种行为。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学说话,却要花数十年的时间学会闭嘴。可见:说,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

    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往往谦逊,不会逢人就教;真正有财富的人,往往低调,不会逢人就炫;真正有德行的人,往往慧心,不会逢人就表;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圆容,不会显山露水;真正有品味的人,往往自然,不会矫揉造作;一个真正有修为的人,往往安静,不会争先恐后。

    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个阳光的心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得失了无忧,来去都随缘。心无所求,便不受万象牵绊;心无牵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故生优雅。一个优雅的人,养眼又养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容貌乃天成,浮华在身外,心里满是阳光,才是永恒的美。

    因为了解到世界的广大与多元,并觉知到自我的局限与狭隘,所以允许自己不懂得他人,也允许他人不懂得自己;所以不试图凌驾他人的意志,也不轻易投身于他人制定的评价体系。这大概就是最自由的孤独,最温柔的叛逆。你将在身边营造出一个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小世界,宁静而淡泊。

    心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压抑的时侯,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的时候,换个角度去思考;犹豫的时候,换个思路去选择;郁闷的时候,换个环境找快乐;烦恼的时候,换个思维去排解;抱怨的时候,换个方法看问题;自卑的时候,换个想法去对待。换个角度,世界就是另外的样子!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畏惧,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不抱怨、不等待、不盲从。

    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管人生处于哪个阶段,都应该少点执着,都需要学会时不时放空自己。其实,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会在时间的推移下变得不是那样的重要,变得无所谓。放自己一马,让心真正休息,一步步学会放空的智慧,让生命微笑说:"放松,真好!"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做好自己。肤浅的羡慕,无聊的攀比,笨拙的效仿,只会让自己整天活在他人的影子里面。盲目的攀比,不会带来快乐,只会带来烦恼;不会带来幸福,只会带来痛苦。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认清目前的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走自己的道路,人生,越努力,越幸运!

    1.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2.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3.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4.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5.“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6.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7.“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8.“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9.“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10.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11.“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12.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13.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14.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15.“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16.“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17.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18.“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9.“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20.“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21.“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22.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3.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24.“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25.“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既非凡夫,是名凡夫。

    26.“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27.“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28.“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29.“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0.“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31.“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32.“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博客于2008年12月建立(大事记),日志3377 ,阅读7892612次,评论13277次,RSS订阅

    联系 i@xiangshitan.com

  • 随机日志
  • 2010-11-29《谷草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昨天是响石潭十一月份最后一次门诊了,其中有一个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那么哪些因素可以引起转氨酶升高呢?响石潭现在略举一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more…

    2011-05-11《医疗质量万里行,降压在行动》:  下午在三医院听了讲座,主题:医疗质量万里行,降压在行动。本以为是在讲高血压的治疗,结果去了之后发现讲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关,于是也便饶 more…

    2009-11-09《手机掉了怎么办?》:  真的是出师未机先死啊,工作还没有开始找,手机就先离我而去,光荣仙逝了。非一般的悲哉啊,在我苦难之时,在我悲凉之时,在我落魄之时啊。 不 more…

    2012-11-14《什么是家庭病床?》: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蓝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肖云华:家庭病床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一直发展缓慢,主要的问题在于以下两方面。首先,家庭病床存在医 more…

    2016-01-30《当家庭医生要会找乐趣(健康报)》: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当家庭医生,或多或少都有些牢骚、有些不满。5年的家庭医生工作经历告诉我,只要找对节奏,依然能够发现其间的乐趣。建制度 工作 more…

  • 近期读者
  • bosir Jeff Astrophel 沉沦 悠FM 大致 小陈故事 yawata 美樂地 逐风 Andy烧麦 老灵 wu先生 Mr.Chou keyle 小彦 maqingxi 忘记了回忆 howard 菊座 如是乎 寻鹤 网友小宋 S ……

  • 最新评论
  • @网友小宋: 北京太北了,虽然四季分明,但是太荒芜了。 …

    2025-02-21 来自河南省漯河市 评论于《一天天,走哪是哪》

    @bosir: 还没来得及去看哪吒2,en....片段看起来超级燃 …

    2025-02-19 来自上海市 评论于《一天天,走哪是哪》

    @S: 但是妹子好看啊!!! …

    2025-02-19 来自江苏省无锡市 评论于《一天天,走哪是哪》

    @S: 作为江苏人,我认为,成都让人的向往度可以把北京秒成渣渣。 …

    2025-02-19 来自江苏省无锡市 评论于《一天天,走哪是哪》

    @星星点灯: 尽快发掘,能够找到和还原很多历史。如果盛世不发掘的话,害怕乱世遭受到被盗的风险,很多的帝王 …

    2025-02-18 来自四川省成都市 评论于《大唐在此,乾陵》

    @Jeff: 历史感和回忆满满的 …

    2025-02-11 来自广东省珠海市 评论于《这里是,响石潭》

    @网友小宋: 是啊!无事而生定,稳步就班走。 …

    2025-02-09 来自河南省漯河市 评论于《无事而生定》

    @Astrophel: “无事而生定”,真的很有道理 …

    2025-02-09 来自山东省临沂市 评论于《无事而生定》

    @沉沦: 春天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来了 …

    2025-02-08 来自河北省保定市 评论于《无事而生定》

    @沉沦: 满载回忆的老家,有时间真的需要常看看。 …

    2025-02-08 来自河北省保定市 评论于《这里是,响石潭》

    响石潭独立博客已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