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火车刚回到家,大人说她现在想到烙面就冒酸。刚回陕西礼泉还觉得烙面挺好吃的,可是没想到接下来的八天每天都要吃烙面,这一下子就给吃烦了,呵呵~过犹不及,不过响石潭还是觉得烙面好吃,尤其是妈妈调的汤,就是巴适~

大人摊煎饼

烙面是礼泉县著名的风味面食小吃,其制作简单经济实惠,为当地人所厚爱。礼泉家家户户都会做烙面,大人这次有幸看到了烙面的制作过程。原来礼泉烙面是四四方方一张钢板,架在用土坯堆砌的炉灶之上。

钢板直径1.25米,厚约10毫米。先是用清油轻轻抹试那钢板,抹过油,给灶底加 上几把麦草,随便从面糊盆里舀出半勺面糊,倒在钢板的边沿。然后拿起一块木刷刮板,轻轻地把那面糊顺着边沿抹了开来,转着圈儿慢慢向中央靠拢,仿佛建筑工 人在墙体上抹灰。那刮板呈现梯形,长的一边约30公分,加上人的手臂,个头低些的,略跷跷脚,便可以在这巨大的钢板上从这边抹到那边。一张烙面就这样形成了。

大人看着邻居在摊煎饼,自己也手痒痒,很想去学一下呢。母亲于是活了面,让大人去亲自尝试摊煎饼。嘿,没想到大人做的还挺成功的呢。后来还把这煎饼带给陈述哥了。呵呵~如果是烙面的话估计陈述不吃的,他居然讨厌吃,说这是哈水面,晕!这可是老几辈传下来的美食呢。

说到烙面的历史,当地人传说唐王李世民起就有了。传说曾是昭陵民工的食品,用开水泡了便可以吃,类似今天的方便面。 李世民一次来到九嵕山下视察,地方官员特地请他吃了烙面,受到夸赞,烙面于是大大出门并得以流行。礼泉人普遍喜欢吃烙面,红白喜事请客吃饭,都是早汤午席。早汤就是烙面,一般都切成面条,浇了臊子吃。切时须一种专用刀,原是铡刀,去掉上半部分,夹在两块木板中间,再安了把手。没有相当技术和力气,用不了这刀,切不好这烙面。臊子用肥瘦猪肉切丁干烂而成。做汤的方法是:烧好开水,按一盐二醋三辣子的次序加调料,辣子用大油泼制;然后投入肉臊子、虾米、黄 花、木耳等菜肴。再加些菜码、韭菜末、葱花、蒜片等,要生的不要熟的。

除了礼泉,兴平、永寿等几个县也有烙面。它既是市肆食品,又是家庭食品。都看似煎饼,却不是煎饼。具有绵软筋韧的特 点,都突出酸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