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尾巴,昨天带孩子去自贡溜了一圈,到了燊海井。

燊海井是世界第一口人工开凿的超千米深井,历时3年,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成,迄今近200年,深1001.42米。每天喷出万余担的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烧盐锅80多口,到1940年每天还自喷黑卤10000多担,天然气4800到8000立方米。

IMG_20241006_141311.jpg

去的公交车上,便看见燊海井介绍。2亿年前,自贡处于海陆转换关键时期,大量盐卤、岩盐与天然气埋藏于此。2000年前,先民们偶然发现了2亿前“埋藏”于此的盐卤。燊海井的开凿,揭开了三叠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的秘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IMG_20241006_142239.jpg

燊海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自贡最真实的井盐生产地和盐业活化石,完整地再现了清末钻井、采气、制盐的生产场境。如今仍然保留着古法制盐工艺,将千米之下的盐卤提汲出来,然后用低压火花圆锅制成食盐。

10余米的吸卤筒从尺余阔的井口放下,卷扬机钢绳呼呼下落,直达千米深处,吸满盐份极高的黑卤,顺着井口慢慢提升上来,用铁钩子钩开吸卤筒单向皮阀,哗啦啦将卤水放入篁桶,通过笕管引至灶房,倒入平底盐锅熬煮,并用豆浆析出其中杂质。火候一到,水落盐出,捞出晶盐装入篾篓,用锅中淡盐水淋洗,除去残余杂质和重金属,洁白的食用雪花盐即成。成品盐用竹篾篓打包,过磅入库,等待发售。一筒黑卤水,制精盐30斤。

IMG_20241006_144223.jpg

到了宋代,浅层盐卤日渐枯竭,当时广泛采用的大口径浅井便已无能为力。公元1041年到1048年北宋庆历年间,盐工们运用古人舂米时省力杠杆的原理,一种新的开采方式冲击式顿钻凿井法随即应运而生,成功凿出了小口深井,被称为“卓筒井”。上面这个三角形的支架是用一根根圆木、蔑索捆制而成的、高达18.3米的“天车”,这便是古人提取卤水、淘井、洗井的支架。

IMG_20241006_143817.jpg

井口直径与当地的楠竹粗细相彷,设立木质碓架、由人在碓架上一脚一脚地踩动,带动锉头上下运动带来的冲击力,打碎深井下的泥土岩石,再换其他形状的工具将碎石泥土取出,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钻至卤水层。有了卓筒井的打井技术,古人们穿越白垩纪、侏罗纪岩层,将盐井延伸到距今2亿多年前的三叠系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地层,那里埋藏的优质黑卤。

从凿井、汲卤、输卤到煎盐,分工很细,工序繁多,投资浩大。开凿一口井,一般需要一二年至四五年,最多的需十余年乃至数十年;凿井投资,浅井需要白银一千两左右,深井需要万两以上。在测量、勘探技术落后的时代,选井址一旦失误,打不出卤水,就可能血本无归。所以,经营盐井的商人,大多数采取合伙制度,以使财力雄厚。

IMG_20241006_143733.jpg IMG_20241006_143709.jpg

天车有4个脚,四周拉12根风篾固定井架,顶上架设天辊,地上有地辊,类似现在机械中的定滑轮,起着改变绳蔑运动方向的作用。再将拴有汲卤筒的绳子一圈圈缠绕到大车上,使用牛来牵引大车转动。就像汽车发动机,拉动绳子提升起汲卤筒,节省人力。

IMG_20241006_143357.jpg

燊海井现存的牵引大车,高2.5米,直径4.5米。它由杂木混制而成。当年依靠4-5头牛牵引大车转动,大约需要半个小时才能提起一桶卤水。而要将千米下的卤水从碗口大的井下打上,古代盐工发明了汲卤筒。用楠竹去节打通,在它底部安装用熟牛皮做的单向阀,叫做牛舌。一筒卤水打上来,用钩水器顶开筒底的牛皮,卤水就会直泻而出。

IMG_20241006_150537.jpg IMG_20241006_145959.jpg

人们会通过踩踏提卤水车将卤水送至高高的晒卤架上,使其缓缓流下,卤水经过细密的竹枝流到地面的晒卤台内。既可以过滤掉其中的部分杂质,又可以利用阳光暴晒。蒸发掉卤水中的部分水分,进一步提高了卤水的浓度,这样能大大节省熬煮的时间。

IMG_20241006_145658.jpg

盐工将日晒后的高浓度卤水通过输卤管运到灶房,输卤管也是用竹子做的管道。因为竹子是直的不能转弯,聪明的盐工们在需要转弯的地方设计了一个工具,笕窝。笕窝可以起到中转站的作用,到灶房的卤水被放入大锅中。

IMG_20241006_145316.jpg

燊海井的灶房,保留着传统的低压火花制盐工艺。灶房共有8口圆锅,熬制时,先要在卤水里加入一定比例的黄豆浆,经过8小时煮熬结晶。豆浆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质,可以与杂质中的离子发生反应,使杂质沉淀并能被过滤,同时蛋白质的表面还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固体残渣,分离杂质,提高盐质,可谓一举两得。待打捞起锅中的浮沫后,盐卤就变得洁白透亮了。

IMG_20241006_144420.jpg

更神奇的是,古人烧卤水不是用柴火,而是用天然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天然气的国家。锅底下的火烧得非常旺,就是来自“燊海井”内的天然气。在四川盆地,早期的天然气的发现与利用,皆因盐井而起,皆为煎盐所用。19世纪中叶(约1835年),自流井发明了康盆采气,实现了裸眼完井、无阻开采、边钻边采气、边钻井边汲卤,边汲卤边采气的工艺流程。

IMG_20241006_144740.jpg IMG_20241006_145033.jpg

灶房对面为柜房,房内人物雕塑生动还原当年的模样。柜房旁房内供奉着财神,对联“盐泉上涌,水火既济”。燊海井,燊者,火旺之意;海者,古人以为盐井乃潜通海眼。燊海井大门口还有一副对联: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意蕴深邃,尽得风流。

IMG_20241006_145420.jpg

末了,出灶房,有盐仓与灶房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条小巷,灶房下方有一门,有“盐学堂”,是“燊海井”景区专门为研学团队设置的教室,每年都会有学生来这里研学。其实早在1939年之前,并没有“自贡”这个地名,只有“自流井”和“贡井”这两个分别隶属于富顺县和荣县的产盐小镇。1939年,四川从富顺划出自流井、从荣县划出贡井,将这两个紧密相连的产盐区组建为市,取名自贡。

查了下自贡盐业的贡献,如下: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沿海相继沦陷,海盐受阻。湖南、湖北等省迫需川盐济销,1939年春,国民政府令川盐增产加运,形成历史上第二次川盐济楚。从1938年起,全盐场开始大量起复卤井,增加盐灶,提高产量,加运盐斤,抗战八年自贡盐产年均24.45万吨。战前的自贡盐产量在四川盐产总数中的比重已下降至45%,到了1939年即上升到54%,而在1945年就占了全川盐产量的60%。抗战期间,富荣东西两场担负了川、康、滇、黔、湘、鄂、陕各省,达7000多万人口的食盐需求。自贡盐税占川盐税收80%以上,冯玉祥感叹道“以产盐雄于西南,而贡献于国家与地方者举国惊甚宏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自贡地区开始现代工艺钻井制盐,井盐生产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累计产盐约6413万吨,超过了建国前100年间自贡产盐的总和,占全国井矿盐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省盐产量的三分之二。

IMG_20241006_1514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