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给我留言 | 地图 | 日志 | 帮助
医疗政策
新医改中慢病管理模式的改变
来源:经济观察报 日期:2010-07-24 17:31:27 标签:全科医学 中医

  在医学上,“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这类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2006年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出版的《中国慢性病报告》指出,近十年来,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即由1991年的73.8%上升到2000年的80.9%。2000年全国死亡人数731万,慢性病死亡数将近600万;其中慢性病已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分别高达85.3%和79.5%。即使在贫困地区,慢性病的死亡也不容忽视,许多贫困县也已达到60%。在近600万慢性病死亡者中,死亡于心血管疾病250万、肿瘤140余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128万、糖尿病直接死亡9万,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 19.3%、34.0%、17.6%和1.2%。

  在卫生部2006年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中,尤其是冠心病、中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成为中国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根据Sino-MONICA-Beijing研究,每年仅死于中风的人数就高达150万,而且中风患者的再复发率要远高于西方国家。临床数据显示在中风患者中,有高达41.5%的患者在本次发病前有中风病史,这数据更显示了中风二级预防的迫切与重要性。在中国,慢性疾病是影响生活质量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同时,为之提供的相应医疗服务占所有医疗保健支出的很大一部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慢性病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据来自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死亡人口中有70%是缘于慢性病,约25%的城市居民患有慢性病,60%的就诊病人为慢性病人,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慢性病已经成为对公众健康的一个重大威胁。

  而对于慢性病的防治,一直以来,慢性病患者大多选择去三甲医院,而不是社区医院,导致大医院 “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这根本的原因还是管理理念的偏差,患者对小医院尤其是社区医院硬件水平信心不足。

  患者自身的健康意识问题,疾病的早期预防可极大程度地降低医疗成本,后期的康复和健康维护也是相当关键的,但这些都需要高危人群建立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在家庭的环境中(医院之外)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态度。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认为,慢性病人数量的增加和疾病种类的改变,扩大了医疗资源需求,从而导致“看病难”,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各种导致慢性病上升的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正在上升,慢性病在未来几十年还会越来越多。如果不从预防慢性病入手,慢性病的增加导致“看病难”,将成为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 响石潭医生 始于2008隆冬 ChinaDoctor 中国▪四川省古蜀不可斋 进入响石潭前必读 蜀ICP备081107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