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介绍响石潭家乡的文章,讲的是我们那里的历史沿革。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很多村落名称都是有来头的啊。
礼泉县地处陕西关中腹部北缘,南为平原,北是山区,自古即属京畿近地。是北方少数民族侵入中原的首冲地带。礼泉县建制悠久,名称多次更变。
西周时地名焦获,和严(注,原字无法打出,以此代替,下同)狁相接,《诗经·小雅·六月》云:“严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就是说:严狁真不自量,到焦获来扩张,犯我镐京北方,一直到了泾阳,严狁是北方少数民族,周时称大戎,后叫匈奴。《史记·匈奴传》记载:“申候怒而与犬戎攻杀幽王于骊山之下,遂取周之焦获,而居于泾渭之间。”南邻的兴平,战国时称犬丘,就是犬戎居住的地方。
到秦文公时才伐戎而收回焦获。秦改焦获为谷口。秦始皇统一六国,很重视民族团结,他的妻子胡姬(秦二世胡亥之母),就是色目胡人。汉朝时,西域温宿国人内附,就在礼泉的温宿岑(今五峰山)一带定居。《长安志》载:“礼泉温宿岑在县北,汉时温宿国(今装新疆温宿县)人居此地田牧园以为名”。公元前206年,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他下诏全国民族,不分客主,都称大汉族,始有汉族之称。
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在谷口建宁夷县。从这个县名,说明当时这个地区居住有少数民族部落。北魏时,鲜卑族慕容裘投魏,鲜卑语称“归义”(投诚起义)曰:“豆卢”,魏帝拓拔氏就给慕容裘赐姓豆卢。现在礼泉建陵、叱干两乡的南、北豆卢村一带,就是当年复姓豆卢的鲜卑族聚居的地方。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改姓氏,断此语,禁胡服,婚名族,汉化成为改革主要内容,鲜卑族同汉族融合,达到高潮。
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北方突厥族男女九万口迁于塞内。今礼泉县昭陵乡的讫突村(现名胡度村),叱干乡的叱干(复姓)村,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突厥族,胡人聚居的地方。
唐太宗李世民很重视民族团结,在开国中任用了很多少数民族将领,并多建功勋。史载突厥族的阿史那忠,唐室就很重用,封薛国公曾宿卫皇宫四十多年,尚唐室室女,招为郡马,唐王又赐他国姓--李。礼泉县史德镇的阿史村(现名莫耳村),就是其后裔居住的地方。解放前该村李氏家谱老影上的始祖就是番人(少数民族)的穿戴。今天老人还传说,他的老先人叫阿史那,是郡马爷,给皇上把守宫门呢。
史德镇的史都村,亦是突厥将领阿史得览的封居地。该村有三个大墓堆(今无存),人们猜其为阿史得氏之墓。礼泉北屯乡史家村是唐初突厥特勤史大奈(封窦国公)居此地而得名。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出现了我国空前的民族大融合。今天礼泉人把父亲叫大(达)、把快叫“柯睛马察”,这些都是古代少数民族口语流传下来的痕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一起劳动生产,繁衍生息,发展了经济,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的进步。
今天礼泉县有人口四十多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汉族,但是这些汉族,很多是历史上各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礼泉县是历史上民族事例的一块“活化石”,也是全国汉族的一个缩影。
现在,响石潭在想我的祖先是哪个民族的呢?难道也是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