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谢异常:

  (1)山梨醇——肌醇代谢异常:周围神经组织山梨醇、果糖堆积,肌醇含量和Na、K—ATP酶活性降低,轴流运输及轴突生长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高血糖竞争性地抑制一种特异的钠依赖载体(此载体可调控肌醇运输系统),使细胞摄取肌醇减少,Na、K—ATP酶功能缺损又可使上述钠依赖载体活性下降,进一步减少肌醇摄取,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依赖Na 梯度的其它生命活动也发生障碍,Na、K—ATP酶活性降低,引起许多生化和生理学异常,这些异常影响所有底物和代谢产物通过细胞膜。后期代谢和电解质不平衡最终导致周围神经结构改变,发生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

  雪旺氏细胞与有髓鞘及无髓鞘的神经轴突有密切的解剖学关系,它促使髓磷脂合成,可以对朗飞氏结的质量供应还有作用,因此雪旺氏细胞的损害会导致脱髓鞘,减慢神经的传导速度和轴索毁坏。

  2)脂质代谢障碍 脂肪酸合成途径的第一阶段是辅酶A的乙酰化,乙酰化必需醋硫激酶,其酶的活性在糖尿病时是低下的,约降低30%,而在雪旺氏细胞内积存着过量的脂质,反应了雪旺氏细胞内脂质代谢异常,也是引起神经损害的因素。

  2.血管障碍学说:

  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几乎可发生于所有的脏器,微血管病变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提示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病理基础,而微血管病变则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恶化的重要原因。

  WoLfman等强调血管硬化为糖尿病神经障碍的原因,在这些病人中毛细血管基膜增顾,动脉硬化,细动脉硬化,毛细血管基膜增顾伴缺血性因素存在。这些病变可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异常和某些物质中渗漏至血管周围(正常情况下,完整的血管——神经障碍可防止这种渗漏)。渗漏的物质中,毒性化学物进入神经内膜间隙,使神经元和雪旺细胞与毒性化学的接触,损害了后者的结构与机能的完整性,导致脱髓鞘与神经元中止,Gasser指出由于缺血可能出现蚁走感觉等。

  3.蛋白质糖基化

  节段性脱髓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与高血糖的水平和持续时间相关,高血糖状态可引起半长期的蛋白质普遍糖基化,神经髓鞘蛋白及其所致异常交联,可能影响微管依赖性神经结构与功能。如细胞支架作用,轴流转运和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参与糖尿病神经病变。

  4.免疫因素

  Brownlee等观察到: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髓鞘蛋白结合的IgG和IgM分别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及14倍,血浆蛋白长期不断蓄积于血管壁,可以逐渐使轿管闭塞而加重神经损害。

  5.维生素缺乏学说

  杜氏总结外国专家研究结果:认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多发性神经炎,有类似VitB1缺乏时的表现,从血中VitB1浓度低,尿中VitB1排泄量少等,有时也考虑VitB1代谢障碍为其原因,鬼头昭三认为VitB1缺乏的人易患糖尿病。

  6.静脉血气变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2、3—二磷酸甘油酸(2、3一DPG)降低,是背静脉血氧分压(PV02)及氧饱和度(SV02)增高,二氧化碳(PVC02)下降。其机理可能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伴随植物神经损害,当支配末稍组织微循环的高感神经受损害和/或功能异常,可导致血管钙缩功能失调,加之微血栓形成,微循环瘀血或动脉硬化,均可使动静脉短路,而引起上述结果。

  动静脉短路可使:1.末梢组织与血液间的物质交换减少,组织摄氧减少;2.血氧亲和力增高,红细胞向血组织释氧减少;3.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神经疼痛,水肿和骨关节病。组织缺氧和红细胞释氧异常可致组织慢性缺氧,促成或加重大小血管损害,使周围神经病变进一步恶化。

  7.微量元素

  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者血清硼和锰水平较无合并末梢神经炎者高,有显著差异,锰能抑制神经末梢的突触释放神经介质,并可抑制ATP酶,而ATP酶能直接参与突触中儿茶酚胺的贮存和释放,这些酶的改变可能防碍组织的代谢,引起神经组织的变性及突触介质功能紊乱, 以此推断锰的升高与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有一定的关系。硼酸所参与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结合,并阻止其氧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