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打造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作为网络中的关键角色,全科医生以“健康守门人”身份,与社区居民建立朋友般的医患关系。居民有个头疼脑热,一个电话就能咨询;对慢性病病人,医生还会定期上门访视……

相比传统诊疗服务,“健康守门人”更富人情味,但也有医生反映:对于全科医生上门访视,一些居民并不待见,常常出现“吃力不讨好”的现象

事倍功半,医患积极性皆不高

上门访视遭拒,几乎每个全科医生都曾遭遇过。对自己的头一遭“被拒”,全科医生小周记忆犹新。他先致电给对方:“阿姨,您是高血压病人,如您下午有空,我上门来做一下健康随访。”“随访些什么?”“量个血压,再为您建个家庭档案。”“不用了,我家里有血压计,也知道该如何护理。”说完,对方将电话“啪”地挂断。更有甚者,曾有一名肿瘤病人听闻要上门访视,开口便问:“你们是来看我到底啥辰光死对?”

社区居民对访视服务不够积极,也打击了不少全科医生的积极性。记者获悉,目前在全科医生绩效工资考核中,访视工作量是重头戏。徐家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长朱慧仙说,自推出“全科医生责任制”以来,工作量(尤其是上门访视服务)翻倍增长。上午开门诊、下午上门访视,许多全科医生忙得来不及吃午饭。但是繁忙工作背后,成效未见水涨船高,收入亦没有明显提高。市卫生局调查数据显示,本市全科医生平均年薪在8万元至10万元之间,与二级、三级医院相比差距不小。小周坦言:“收入不高还在其次,缺乏职业成就感更困扰我。上门服务倒没啥,但居民所需与我们能提供的差距不小,守‘健康之门’变成了‘守空门’,着实尴尬。”

建立信任,要靠解决实际问题

访视服务为何吸引力不足?业内人士分析,社区访视与临床诊疗相对独立,访视服务“孤立无援”是首要原因。朱慧仙告诉记者,与大医院一样,医生与病人间的信任并不是打打 “感情牌”就能建立起来的。从一些老医生的经验来看,只有在为居民解决实际诊疗问题后,病人才会相信医生。然而,社区全科医生过于强调预防功能,临床诊疗方面则有所弱化。医生上门后,想配的药还是配不到、检查还要到大医院……仅靠量个血压、问候几声,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吸引力自然无从谈起。

其次,访视形式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斜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朱兰医生告诉记者,在所有访视中,新生婴儿访视最受欢迎。医生手把手教授新手妈妈正确喂养知识,检查新生儿身体状况,很多时候还有个性化的问答,形式贴近、内容丰富,居民很感兴趣。至于慢性病访视,内容过于单调,填个表格、“千篇一律”提醒两句,缺乏个性,病人从中获益较少。此外,现代社会人与人关系淡漠,网络咨询获取信息更便捷,也为医生访视增加了些许难度。

有的放矢,关键摸清居民需求

怎样才能将访视工作落到实处,既让居民受益,又可调动全科医生的积极性?

专家建议,访视前的居民调查工作应尽快完善起来。朱兰发现,社区居民到底需要哪些访视服务?又该如何有的放矢地加以提供?这些问题尚未有相关部门做过深入调查研究,大而化之的访视服务,容易导致事倍功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认为,社区可与高校联合起来,运用先进调查手段、健康干预措施,为居民提供服务。例如,许多家庭对科学戒烟很有兴趣,但具体操作一知半解,向社区个性化普及戒烟,并提供戒烟工具,上门访视的吸引力就会大大增加。

细化“角色”分工,为全科医生适当解压,也可成为一条出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系潘志刚教授说: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上门访视、健康教育的工作由健康访问者开展,这些受过规范培训的人员比全科医生更专业、更有效率。上海不妨借鉴这种模式,针对有需要的亚健康人群、疾病未复发人群,由专业访问人员干预;针对疾病阶段的人群,则更侧重于全科医生上门,提供结合诊疗的访视服务。如此一来,既能提高访视质量,又能为全科医生适当分担压力。

本文转载自:解放牛网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