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发布于2012-10-02 06:23:31 学习 阅读 5209 评论 0 字数 15150 #五味百科 #教学相长 #医院工作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非常高兴和荣幸有机会与来自全国的营养学界的专家们一块来讨论关于营养教育的问题。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健康传播理论在营养教育中的应用”。健康传播的理论部分由米光明教授介绍,我来介绍“理论的应用”。
我们制作了一个健康传播过程的模式图,前面部分是人群主要健康问题,包括营养问题,需要做一个需求评估,找到当前最主要的人群健康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传播策略。通过合适的传播者、把我们制定的营养健康的核心信息,通过有效的媒介渠道,向细分的受传者(我们的目标人群,我们的市场学叫做顾客消费者)进行健康信息(包括营养信息)传递。使他们的知识、态度、信念、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发生有利于健康的转变,最终增进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大家知道,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传播者把精心制作的核心信息,通过一定媒介渠道(中间会有一些干扰作用),最终达到我们的受传者。中间还会有些反映反馈到我们的传播者的一端,并构成这样一个信息传递的环。
所以,需要方方面面做一些研究。我们知道在一个传递过程中,人们都希望传得快,传即通,传有效。那么就要有三个传通条件:这里面包括有“共同的经验范围”,“契约关系”和反馈。这些内容米光明教授还有详细的介绍,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传播金字塔模式为制定一个有效健康促进的传播活动策划提供了规范的程序。传播金字塔从塔底到塔顶共有8个层次:第一步是“评估危险因素”,即对目标人群做一些调查和评估,就相当于我们的健康诊断:某营养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第二步是“确定和细分目标人群”,即营养健康传播项目所面对的对象,如处于IDD或铁缺乏病最危险境地的人群的特征是什么?分得越细就越可能有针对性,如果你的信息适应其特殊需要,则传播更为有效;第三步是“确定可转变的行为规范及态度”,如在碘缺乏或铁缺乏营养方面哪些行为可以改变?哪些行为不能改变或者很难改变?这需要我们做调查研究。第四步是制定初步计划,确定行为改变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能达到?何人何物将会转变?采取什么方法?转变的原因何在?第五步是制定有效的核心信息;第六步是选择有效的传播媒介渠道,即仔细考虑这些信息如何传递出去?第七步是进行预试验,以确保信息与媒体能达到预期效果;以往做的很多传播活动大都是不做预试验的,认为把传播材料往下一发就算传播完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这个预试验是必要的和非常重要的,它为进一步修改提供了依据。那么,最后第八步,才是行为干预,即如何制定实施人群有效的传播策略。
健康教育(包括营养教育)是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之间的桥梁,其重点是改变行为,而不仅仅停留在增长知识上。关于行为改变理论,本次会议也有专家专门介绍行为改变的理论,我不多谈。下面我们讲讲行为改变阶段理论,第一个阶段是意识阶段,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要唤起人们的营养意识,“不要死于无知”。
第个二阶段是获得知识和技能阶段;我们北京人有句话叫“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光说不练是嘴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既说又练是真把式,能说会练是好把式”,那么营养教育工作者,就要既能说又能练。所以,营养教育中要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让群众“几学几会”。至于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做?都需要我们很好地去调查研究,不要“光教知识,而不教技能”,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第个三阶段是动机形成阶段,是让人们形成讲营养的行为动机。举个实例,最近我在北大开了一门通选课“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传播”已上了十几个星期了,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他们非常热烈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在这门课中,涉及合理膳食与营养,我给学生们留了一个课外作业,让每个人连续记录三天自己的一日三餐(包括在什么时间、吃喝了什么,吃喝了多少?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运动?运动量多大等方方面面)。通过学生们的自我记录,我发现学生们的生活方式中存在许多不健康的问题,如不爱运动的,经常不吃早餐的,偏爱垃圾食品的,偏爱吃肉的,偏爱吃素的,偏爱吃肥肉饮食油脂过于偏高的,还有认准一个食谱,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食谱的等等,什么类型的都有!我就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给他正确的膳食指导,用非常能够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能够知道“少量多样,少食多餐,均衡杂食,新鲜好色”的基本膳食平衡的道理。通过自我记录,学生们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了解,他们吃惊地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存在那么多不健康的问题,从而给他们很大触动,并促使许多同学开始思考个人和家人的健康,许多学生产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强烈动机,开始参加运动锻炼,注意合理膳食,吃健康食品。
在了解自己并产生改变行为的动机的基础上,就进入第个四阶段,鼓励学生们去积极尝试健康的生活方式,许多学生们在尝试之后,发e-mail告诉我说,他们改变了过去不良的饮食与运动的生活方式,开始积极追求健康了,并且感觉良好。我就回信鼓励他们,并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他们进一步的健康指导,希望他们能够巩固现有的尝试行为。
而进入行为改变的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成功与坚持阶段。因为通过尝试后,如果你获得积极的欣快感受,那么我们希望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不仅要尝试一下健康的行为,而且要坚持和养成为一种良好习惯。我希望老百姓“要想活得滋润点,防治知识多懂点,思想态度重视点,行动改变紧跟点,养成习惯坚持点,身体健康长寿点!”在基本传播理论的基础上,我总结了一个健康(含营养健康)知识在社区传递的八要点,即:
动员关键人物,利用当地资源;结合社区需求,选择重点优先;使用百姓语言,群众喜闻乐见;多用漫话图片,通俗易懂简练;大伙都来参与,能人都在身边;推广适宜技术,别忘操作示范;多种途径宣传,经常入户访谈;广告家喻户晓,扎根民间实践。
我来具体解释一下,在“动员关键人物”方面,比如以碘缺乏病为例,我们需要动员当地居委会、妇联的主任、当地的包括盐业部门,包括中小学的老师,也包括友好邻居,都要组织动员。因为动员这些关键人物是获得调动获得资源非常重要的关键。所以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健康问题都是需要这样的社会动员。
“遇事先问主心骨,居委会里找干部”,其实在农村是我们讲村里,村委会里找干部,在城市就是“市政府里找干部”,“省政府里找干部”;‘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呀。所以只要懂得做事依据了“渥太华宪章”——健康促进五大策略(其核心策略就是社会动员)。其中第一条是开发领导,政策倡导,即促进和支持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健康的工作政策。第二条是创造对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加强各部门合作,形成支持性环境;第三条是社区动员;第四条是发展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第五条是调整卫生服务的方向;“病人、家庭、营养医师携起手来,防病治病健康责任共同承担。”
我们在社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传播策略:如果是“无知阶段”:我们是“宣传发动,使之知晓”;如通过大众媒体等等。如果是“知晓阶段”:我们是“提供知识,进行劝服”;在“劝服阶段”:我们是“提供方法,鼓励尝试”;在“决策采纳阶段”:我们是“支持鼓励,加以强化”。所以我们对在不同阶段的人群,应该给他不同的策略,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社区百姓齐动员,事情再大不怕难”。通过居民动员,我们需要广泛地动员群众来参与支持项目,其中当地舆论领袖人物的动员非常重要。如果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比如我们在宁夏、青海做的碘缺乏病项目,在宁夏当地70%~80%的群众都是信教的,他们经常要到清真寺庙做礼拜,动员寺庙的阿訇或僧人,给信教群众传递健康信息,就比我们卫生人员效果要好。所以,在当地,我们卫生人员首先应该去动员和培训寺庙里的阿訇或僧人。
针对二级目标人群的传播,效果有时比直接对一级目标人群效果好。妇女们在做生殖健康教育活动时,男爷们也挺关心,“关心你的人是我”。在劝戒吸烟的方面,有人说“父母劝戒的效果是老婆的一半;老婆劝戒的效果是子女的一半”。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所以我们需要很好地选择和动员二级目标人群,特别是那些对一级目标人群有很好劝戒效果的二级目标人群,让他们通过健康教育来策动家人、亲朋好友。我们也可以动员小学生,这也是很好的二级目标人群,“小手拉大手,社会跟着走”。
第二部分是“根据社区需求,选择重点优先”。实际是做一个社区诊断,“诊断”一词比较专业术语,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根据或者结合社区的需要来选择重点。所以我们先要调研,进行任何教育,都一切“以人为本”,以我们的目标人群为中心,心里有群众,心里有群众的健康需求,这就是公共卫生,我更喜欢“公众卫生”或“大众健康”这样的说法,因为“三人为众”他有人了,做公共卫生,我们必须心中有人,有服务对象,我们在社区的工作才“有的放矢”,不会脱离实际。社区卫生工作有五条基本原则:
第一,就是不仅自上而下,还要自下而上地发现社区健康问题。以往的工作大多是自上而下进行,我们大家看到专家们向下传递的知识,在逐级培训中逐渐不断地丢失。而真正传到撅着屁股在地里干活的老百姓,可能根本没有条件用上。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小儿两病中的小儿腹泻是造成婴儿死亡很重要的原因,口服补液盐溶液是世界上已被证明的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法。专家告诉老百姓在家里如何科学配制:40g糖、8g盐兑一升水,有条件的家里还可加点小苏打。可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用了很多美元宣传了五年,但是再去问,只有百分之十几的老百姓知道,而只有3.8%的老百姓会自己配制,深入访谈,老百姓问:大夫,40g糖咋量呀?8g盐咋量呀?一升水又咋量呀?这时候,我们客观地、设身处地地回想一下,面对这些冷冰冰的科学数字,可能作为老百姓,是不会在孩子没出生之前,就会去买天平和量杯在家里对吧?更不要说,算准了孩子出生后准得腹泻,这样就能按着医生的要求科学准确地测量,并精确配制口服补液盐溶液了,不可能!别说老百姓了,就是一般的卫生人员,学医的都很少有这样做的。
所以,我们应该从老百姓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和用得起的方面入手和着眼”,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帮助群众改变成他们的行为。所以,在小儿两病防治方面,我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培训班编了一段快板书“咱把两病防治谈”:乡亲们,听我言,唠唠家常聊聊天,常言道,人世间,就怕有病和没钱;留着青山有柴烧,儿女健康好明天,改革开放建四化,穷根病根一起掀;唠唠家常聊聊天,东西南北事情鲜,今天咱不侃大山,单把两病治防谈:……”那么其中有一段:“抗脱水,有仙丹,请用口服补液盐;适宜饮料是母乳,菜汤米汤和稀饭;水样便后及时补,自制饮料很方便:啤酒瓶,做量具,四盖糖来半盖盐,再把一瓶温水添,搅匀放凉置备完。”
社区卫生工作的第二条原则就是搞健康促进,一定要打破条块分割,部门界限,增加多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所以,我们卫生部门包括营养学界,应该广泛地跟农业、教育、社区结合起来。政府搭台,多部门唱戏,共同为促进居民健康,在出台政策、利用社区资源的方面,打破围墙,互相了解,达成共识,相互配合,共同工作,才是真正的健康促进。我举个例子,大家知道南方的木桶,都是由一块、一块的木板箍起来的。如果在那些木板中,有一块矮了一段,如果这时人们往桶里添水的话,只能达到什么位置大家可想而知,它提示和告诉我们:“任何局部出现缺失和不足,都会影响整体的水平。”因此,我们要做好社区卫生工作,不仅要站在我们部门或专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且应该站在更大的社会角度去看待和解决营养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
社区卫生工作的第三条原则,就是社区群众的了解和参与至关重要。所以,只有群众亲自参与,身在其中,他们才能够有兴趣,才会真正关心这个问题,他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北京人就有一句话叫做“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第四条原则就是要用知识来武装社区,使之自己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现在搞工作,非常关注发展的潜能和可持续性;最强调有可持续性:在人饥饿的时候,是给他一条鱼,还是教会他钓鱼的方法;给他一条鱼只能够解一时之饥,教他钓鱼方法,会使他受益终生。
第五条原则就是社区卫生(包括营养教育)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这些情况下,需要“细分受众人为本,需求评估预试验”,我们很应该深入群众,了解情况。
这样,我们在健康教育中,就可能了解群众中五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方面的风险:1、“我很在意他们观点的人会接受它吗?”;2、“它会产生承诺的效果吗?” “我吃你的营养物你保证我就能好吗?是吗?”;3、“在生理方面他会有负作用吗?它会有害吗?”;4、“在功能方面他会按着他说的去做吗?”;5、“在经济方面,它会对得起我的花费吗?”。
所以我们应该有社会市场学的观念来了解那么有时候我们做的,脱离了群众,就不能够被群众所理解。请看一个例子,这是一个针对农民的关于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宣传画,我让大家看一看图示,第一张图是“喝开水不喝生水”,第二张是“饭前便后洗手”,第三张是“不随地大小便”,第四张是“有病及时就医”。这些图片都是给农民兄弟看的,但是85%的农民兄弟并不理解这些图。制作这些图花了很多钱,结果却失败了。我们健康教育本身经费就不多,“好钢本应用在刀刃上”,可结果这样,这是为什么?
因为目标人群不能理解太抽象的符号,太抽象的符号其形式属性与意义属性不统一,比如说这张“饭前便后洗手”的图,我们城里人,小姑娘们选择珍珠项链时也是这个技术动作,我们下乡插队的时候在农村当赤脚医生,每到麦子灌浆的时候,农民兄弟也都是这样一个动作,把麦子捞起来看看颗颗饱满不饱满。所以不同的人群,来自不同的经验范围,就完全可以产生不同的经验结果。一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另一个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我们需要深入的基层,真正了解目标人群,深入到我们目标人群身边去,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比如说有些地方怀孕的妇女如福建的妇女不吃猪肉;青海妇女不吃兔子肉。为什么呢?下去调查一问才知道:福建的妇女说猪流哈拉子,怀孕时如果吃了猪肉的话,生出的孩子也准流哈喇子。所以当地人说怀孕时不吃猪肉。青海妇女不吃兔子肉,大家一猜就应该知道了,兔子豁嘴子,所以怀孕的妇女如果吃了兔子肉,认为生出的孩子肯定豁嘴子。所以你尽管宣传告诉他们这东西怎么有营养,但他们受传统的看法影响,也不会吃。所以我们不要看量化的调查报告的数据,我们还要深入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念方面有哪些影响他们行为的东西。要去深入进行调查,这是我们在学校营养调查。
有人讲“亏什么,别亏嘴,闹一肚子好下水。” 这就是人的一种价值观问题。贵州的“老人只想酒肉香”老百姓对营养怎么看?你要了解他们是怎么所思所想,他们的需要在哪里?前一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搞“儿童营养加鸡蛋、吃鸡蛋”的问题。各地一跑,发现好多地方都不养鸡,都不吃鸡蛋。为什么呢?有句歇后语叫“老太太上鸡窝——(笨)蛋”,老太太从鸡窝里掏出鸡蛋的感觉是“两毛,又一个两毛”这就是传统的想法认为:“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花钱。”所以,我们在甘肃见到有些地区已经很富了,但是老百姓仍然还是把鸡蛋拿去卖了,换什么三株口服液、换红桃K这些东西,为什么?因为这些广告都插在农村的粪堆上了。
1999年我在贵州黔东南地区施秉县一个苗寨里搞调查,老百姓说我们这养的鸡不下蛋哎。但仔细观察后,我说:我听这母鸡的叫声,好象是快要下蛋了。(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课了,我在家里边没有事情干,就养鸡养鸭。到书店里买了本科学养鸡的书,按书本上的知识,从鸡场选小鸡品种,到科学饲喂,两只母鸡一天可以下四个蛋,所以我有经验,熟悉这个叫声是要下蛋的,村民说不会,后来我还发现我们座谈所坐的门槛这个位置,恰恰挡住了母鸡进窝下蛋的路,所以它叫得很急。过了一会儿,一只公鸡过来巡视一番,发现旁边一个煤堆是个很好的地方,叫了一声,母鸡就来了,蹲着下了个蛋。我赶紧拍下了照片,它告诉我们亲自调查的好处,必须事实为据。所以有些光听汇报、光听老百姓讲是不行的,也要自己亲眼去观察。好那么根据我的发现问题的分如果这个营养问题是缺乏知识我们提供信息通过这样如果受他人影响我们提供支持如果是缺乏技能我们进行培训如果是缺乏资源我们可以开发如果是价值观念充足我们要成型价值观念这样一些参与的方式才能够针对性的解决要针对需求一定要针对需求这时候饿了喂什么都好。“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第三部分,“使用老百姓语言,群众喜闻乐见”。那么针对群众的文化娱乐情况,我们要使用群众的语言,要能够达到“一说就知道,确实没想到,再也忘不了,用起真有效。”
介绍一个有效广告的AIDAS理论,我在甘肃看到一个农民编写的广告,很有意思,它是这样写的:“广告:为满足广大母猪户的需求,白洗新寨吴通恒家,长期养育有大约克纯种公猪一头,赶公猪直配(不是人工授精),每头母猪配一次12元(包怀孕为止)。”联系人:xxx;技术指导:科技副乡长xxx。”你看这个广告很有意思,他很懂用红色来引人注意,目标很明确:广大母猪户;质量三包,大约克公猪、包怀孕;有很明确的政府领导作为支持——科技副乡长;并且有联系人和电话。所以我们现在做的很多广告宣传没有联系电话,看完了以后,不知道到哪去找?没有下文了。所以我们在制订营养健康教育传播策略之前,应该很好调查目标人群的需求。另外,信息要严谨,观点要明确,每份材料需限制信息量不要过多,少则得,多则过。那么再为你的信息注入情感的色彩,“科学加人文,才能打动人”啊,所以需要找到可售的信息来源替用,你然后可以考虑使用一个简单易懂的题目或口号并在项目中不断使用它,这个很重要。不过很多项目没有开发自己的资源,这是宣传策略的失策。
1、编儿歌、顺口溜(口歌)、数来宝(好来宝)、三字经、四六句:我编了一个好健康的宣传广告,这个我们可以采用儿歌等形式,针对地方特色还可以编一个说唱小曲,把营养健康知识都编进去,来吸引群众。如“一把青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饭前一碗汤,苗条又健康”。“五谷杂粮经常有,牛奶蔬菜与黄豆,一个鸡蛋加点肉,平衡合理营养优。” “细嚼慢咽饭菜香,营养恰当不肥胖。” “吃肉看腿儿:吃四条腿儿的,不如吃两条腿儿的;吃两条腿儿的,不如吃没有腿儿的。”这些让别人熟悉,容易好记,便于操作。这些策略很简单,但对老百姓非常有效实用。
2、讲故事、典故、寓言:典故、寓言是人们在生活中流传下来,用以教育后人的经典的、寓意深刻的有趣故事。 如“曲突徙薪”(弯曲烟囱,搬走柴草)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讲古时候有一家人灶边有干柴,烟囱又高又直,这个房客给主人提了一个建议把烟囱弯一下,把柴放在院外以防火。主人没有在意,有一天火灾发生了,大家都来灭火,可是主人的损失却无法挽回。那么人们就说你早听房客的话就好了,就不会有火灾。好了,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就是预防为主。那么从这里也告诉我们任何行为的改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另外还告诉我们任何疾病和灾难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条件,在这个火灾的家里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干柴遇烈火。
3、民谚:民谚是民俗文化,它是老百姓祖辈口碑相传的生活经验。如:“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利用民谚这个是我在福建搜集的民谚,我改造了一下:“要种香浦在王爷府,要种富蒲青仁也足。”营养也是这样,少则缺,多则过,重要是平衡。
4、常言、警句:民间流传有许多颇有教育意义的“警世之句”。“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吃得恰当,身体健康。”“为了你肚里的孩子,做饭时多加一把米。”现在给老百姓合理膳食:“合理膳食要牢记,一二三四五六七:一袋牛奶二两米,三份蛋百四言句;五百克菜六克盐,七杯开水喝到底。”“现在做并不晚,坚持到底就有益,慢性疾病防为主,生活方式当第一,把好病从口入关,未来健康属于你。”
5、利用“真人真事”、 “现身说法” :“真人真事”、“现身说法”,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教育形式。举个例子, 1998年当时我随卫生部一个营养健康教育宣传项目专家组,包括预科院营卫所的专家翟凤英老师等,一块到山西省楼烦县考察儿童营养的项目选点,楼烦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个地方在太原附近,挨着交城不远,仍然是靠天吃饭,主食是以山药蛋(也就是土豆)为主,还有就是莜麦、荞麦。当地老百姓唱一首很有名的山西民歌:“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交城浇文水;灰毛驴驴上来,灰毛驴驴下,一辈子也没啦坐过好车马;交城的大山里没有好茶饭,只有那莜麦、糠落落,还有那个山药蛋。”因为这首民歌与营养密切相关,所以给我印象很深。解放五十年了,潘家庄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然留有许多旧岁月的痕迹。当地仍然以山药蛋为主食,妇女是离了山药蛋不会做饭。村支书孙绪家介绍(1998年4月底),那里仍然靠天吃饭,因为干旱少雨、气温低,种不了小麦,只能种种油麦或荞麦;但仍主要以吃山药蛋(土豆)为主。实际入户去调查一下他们的食品,这个地方好多东西都有,村里农作物主要有:粮食:土豆、油麦、荞麦、玉米、谷子、黄豆、红豆、菜籽、黄麻、小麻子、葵花。蔬菜:农民菜棚里种有元白菜、白菜、油菜、黄芹、黄瓜、西红柿、辣椒、青椒、豆角、西葫芦、茄子、胡萝卜、菠菜、大葱、茴子面等品种菜。但是因为他们贫穷,大多东西都舍不得吃,而拿去卖了换钱,维持生计,不是自己吃。牲畜主要有:耕牛、马、驴、骡子、山羊。我们注意到当地的羊,是以吃草刨根的山羊为主,造成了娄烦县植被破坏的大面积破坏,土地沙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没有草根,你再有风吹它也不生。所以我们在给当地儿童营养的建议中,就有一条,“改养绵羊不养山羊”。家畜有:猪、羊、鸡、鸭等。养鸡下蛋,却舍不得吃鸡蛋;有些农民不敢养鸡,问原因说是怕闹鸡瘟。
娄烦县潘家庄乡农民的营养现状是:村里的孩子们日常食物品种极为单一,主要吃山药蛋(土豆),当地有“妇女离了土豆就不会作饭”的说法;孩子们偶尔才能吃些面条、小米粥、大米粥、豆腐等,营养素搭配不平衡。青菜,孩子们也是偶尔才能吃到,主要有菠菜、韭菜、白菜等。“菠菜老(了)吃,韭菜常(长了)吃,一年到头(年底)吃饺子”。 村里许多孩子经常生病(平均每月生病约2~3次),尤其易患感冒。
乡村医生滥用药物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一个普通的感冒,村医一个处方就开出50元药费(青霉素480万单位,还要加上地塞米松,‘氢考都早就不用了’),相当于250个鸡蛋(当地鸡蛋两毛钱一个,而一付有效的‘麻杏石甘汤’,却只需药费2元钱,只相当于10个鸡蛋)。村医滥用药物的作法,对老百姓的影响很大,许多农民为了“预防孩子感冒生病”,竟然常年给孩子服用抗菌素。
潘家庄乡村被一条小河分为两半儿,在河东南头住着一家四口,姐弟俩儿和他们的父母;姐姐叫“迎弟”,大家叫她“小柴货妞”。“迎弟”的爸爸身高1米80以上,患有结核病,母亲患有精神病,常年捂着头脸和厚衣服;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经过努力多生,“迎弟”终于迎来了一个小弟弟。但不幸的是小弟弟从父亲那里感染了结核病,这些无异于“屋漏又遭连夜雨”,给她家庭经济 “雪上加霜”为了给小弟弟治病,把家里的房子(窑洞)卖了2万元。并从“迎弟”的小舅舅那里租了房子和菜棚。“迎弟”今年6周岁多,身高99cm,体重14kg,属于严重的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
在潘家庄乡小学遇到的一位25岁的妇女(已有两个孩子,大的7岁,小的1岁多),两毛钱一个的鸡蛋买不起,不能给孩子每天吃鸡蛋;却给孩子买六毛钱一包的干吃面,让他当午饭吃;因为“鸡蛋不顶饱,干吃面顶饱”。
当地百姓非常重视教育,最好的房屋是小学校,随专家组下去的CCTV《健康之路》栏目的同志就请我给编点营养教育材料,我就结合当地的营养调查情况,给小学校的孩子们编了一首儿歌,:“一把青菜一把豆,鸡蛋山药小米粥;搭配合理营养好,加点肉奶质更优。”当时孩子们一起跟着我说,CCTV《健康之路》栏目就把这个场面录了下来。晚上回到房间,摄像师李响同志看完小片后,对我说:“钮老师,我怎么听孩子们说的不是‘一把青菜一把豆’呀?”我问他“那说的是什么呀?” 李响同志说,“我觉得孩子们(有山西口音)说的好象是‘一把咸菜一把刀’呀!”李响同志逗着央求我“钮老师,你无论如何还要给孩子们,按‘一把咸菜一把刀’再编一首。我说前一首‘一把青菜一把豆’是‘理想(李响的谐音)的《健康之路》’,再编一首‘一把咸菜一把刀’则是不‘理想(李响的谐音)的致富之路了:“一把咸菜一把刀,天黑出门去劫道;拦住来往过路客,请吃咸菜留钱包。”这个有趣的小插曲也提示我们,传播营养健康知识,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一定要用当地的语言传播健康信息,这样才不会产生误传。我们搞营养项目一定要注意:“掌握背景定位准,联系策略不蛮干,目标受众人为本,需求评估预试验;你从哪来到哪去?确定目标好实现;车船飞机任凭选,要看路费多少钱?人与环境千般事,改变行为是重点;增长知识不可免,核心信息是关键;发展创意组合拳,招鲜才能吃遍天。使用前后评评看,效果是否如初愿?互教互学一起练,重在参与和实践;八仙过海各展现,能人就在咱身边;下海市场竞争难,练好本领上青天。”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广吃鸡蛋的营养项目,“营养加鸡蛋”,过去的做法是把鸡蛋发给老百姓。但这一过程发现有很多的问题,一个老百姓很被动,项目要买鸡蛋、要采购、要运输,要储存,还要发放到老百姓手里呢,老百姓拿回去一看,又来找你“大夫,这有一个坏鸡蛋!”,成本太高。现在我们改变对策,凡是妇女怀孕后,就发给你两只接种过鸡瘟疫苗的小鸡,拿回去养十八个月,生的鸡蛋都给妇女和她的孩子吃。养到18 月后任你自由处置,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参与。
6、使用广告语:“小马吃马奶,小牛吃牛奶,婴儿要吃妈妈的奶。”
第四部分,“多用漫画图片,通俗易懂简练”。漫画图片是深受儿童、家长和老百姓喜爱的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传播形式。使用漫画、图片等形象直观地表达形式,既容易被群众喜爱和接受,也很适合文化程度不高的百姓理解。
第五部分,“大伙都来参与,能人就在身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传统与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原则。群众的参与,对解决他们自身的健康问题至关重要。要鼓励群众发现自己的问题,才能对解决问题有所准备。要明确哪些事情是你能够做或应该做的,哪些是群众自己能做或可以学会自己做的。用知识和技能武装居民,使之能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1、组织孕妇或新生儿的母亲:分享各自育营养保健、母乳喂养、家庭护理的经验。“相互交流好经验,能人就在咱身边。”
2、组织2岁以下孩子的照顾人,如母亲、奶奶等,做关于如何选择当地食品的练习,讨论当地有什么食物可以给孩子吃,替代物有哪些。
“大白纸,小黑板,大伙看法写上面;你一语,我一言,归纳要点有高见。”蛋白质: 豆子 、 鸡蛋 、——、——; 粮食类: 小米 、 麦子 、——、——; 油脂类: 菜油 、 豆油 、——、——; 水果/菜类: 青菜 、西红柿 、——、——。
第六部分,“推广适宜技术,别忘操作示范”。选择和推广适宜技术:基层卫生寻求以尽可能低的代价,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的基本健康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健康教育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营养健康教育所传播的营养保健知识和技术,一定要科学简单,经济实用,从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找得到的地方入手。操作示范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参与,实际掌握” 。参与的方法主要为人际交流:如同伴教育、小组讨论、自我导向学习与角色扮演等。
操作示范(操作性指导)的“三步法”:1.运用当地语言讲解操作要领; 2.做示范性操作; 3.让对象本人做一遍并纠正其中不正确的做法。
1.以配制口服补液盐溶液为例:
(1)如组织做完月子后的孩子妈妈们一块儿学习如何配制口服补液盐溶液。医生讲解操作要领:“啤酒瓶,作量具,四盖糖来半盖盐;再把一瓶温水添,搅匀放凉制做完。”
(2)现场操作示范配制;
(3)让孩子妈妈参与动手制作,纠正和答疑。
2.做辅食: 孩子的胃容量很小,每次只能进食有限的量,所以应增加浓度。
(1)医生讲解操作要领: “一勺油来一勺糖,鱼肉菜粥有营养。”
(2)现场操作示范:备一碗稠饭,加糖、油、菜或肉末,稠饭就变稀了,但能量营养多了。
(3)让孩子妈妈参与动手制作,纠正和答疑。并进一步询问当地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
第七部分,“多种途径宣传,经常入户访谈”。各种传播媒介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它们之间虽然很少能相互取代,但可以通过互相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各尽所能,发挥最佳综合效果。现代战争讲究海陆空,多兵种配合,立体作战。采用多种传播媒介渠道同时进行宣传,在新闻媒体戏称“立体轰炸”。每一种传播媒介渠道都有其相对稳定而明确的受众群体,每一种传播媒介渠道也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实践中,针对各种媒介的不同特点,择优选用,才能发挥传播媒介的最佳功能。
在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主要采用大众传播方式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教育;采用人际传播方法技巧进行健康观念的劝服和卫生行为干预;采用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常用健康教育方式: 面对面的交谈、咨询、小组讨论、座谈会、同伴教育、 居民议事会、讲课、演说、家长学校、科普赶集或庙会、示范点参观、有线广播、电视、录像带、影碟、黑板报、墙报、图片展览、宣传招贴画、标语、传单、小折页。
1.利用社区的有线广播网、闭路电视网。“大喇叭,小广播,健康知识经常说。” 配乐广播快板书:“居民们,听我言,咱把合理营养谈:…”等。
2.利用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播渠道:编写三字经、顺口溜、四六句、讲故事、编演地方戏曲、花儿、民歌、皮影、招贴画、绘年画、漫画、连环画、板画、剪纸等。“健康教育形式多,居民见了乐呵呵。”
3.利用固定的卫生保健宣传阵地:
(1)在公共场所(如居委会、医疗站等)设置与陈列可定期更换的黑板报、宣传画、卫生墙报栏和“折合展板”。“招贴画,展览板,老百姓,最爱看;社区宣传摆个摊,有奖问答人喜欢。”
(2)利用夜校、技术学校、文化站室设置举办“父母课堂”、科普讲座、播放科学育儿、儿童卫生科普录象片、科教电影节目等。
4.贴标语,造舆论:如“致富奔小康,先要讲健康”“贴标语,造舆论,大家关注好气氛。”
5.利用社区集市活动,搞营养教育、卫生保健科普赶集,是极好机会和场所。 “社区集市场所好,科普赶集真热闹。”
6.利用传统的民族节日、习俗节日和地方传统集会等活动,开展营养教育。“吉庆活动群众多,抓住时机做工作。”
7.利用与妇女儿童有关的节日、卫生节日进行宣传: 三八妇女节(3月8日)、世界卫生日(4月7日)、中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和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20日)、六一儿童节(6月1日)。“卫生节日做宣传,男女老少齐动员。”
8.经常对孕产妇与2岁以内小儿家庭进行家庭访视:利用开展计划免疫、儿童体检、妇女病普查、应诊随诊、治疗等机会,开展营养科学、卫生保健教育。“家庭访视好时机,开展防治和教育。”
9.培训家庭主妇:使之成社区家庭营养教育活动的主角。“妇女能顶半边天,当好家庭保健员。”
10.发放小传单:小传单,一片片,文图生动又简练,健康知识来宣传,发到百姓手里边,边发放,边讲解,弄个明白才算完;让知其然所以然,还可顺便问意见。
第八部分,“广告家喻户晓,扎根民间实践”。
1.依靠热心人和志愿者(小学生、教师、家庭妇女等),将科学育儿、儿童营养、卫生保健教育材料如小册子、卫生传单、招贴画等发到每一农户。广而告之,使家喻户晓。
2.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后,要注意收集、了解群众的意见反映:“做宣传,访民情,别忘了解知信行。”
3.经常开展科学育儿、卫生检查和评比先进家庭活动,是督促老百姓进行健康实践的有效措施之一。
结束语:“各种方法已介绍,根据条件和需要,如到市场去买菜,哪些适用自己挑。”
最后我记得有位美国长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帝给了我们眼睛,让我们用来观察人类;上帝给了我们耳朵,让我们用来倾听人类的声音;上帝给了我们大脑,让我们用来找到解决人类问题的办法;上帝给了我们嘴巴,让我们把信息告诉他人;上帝给了我们双腿,让我们人类站立起来;上帝给了我们胳膊,让我们卷起袖子工作。”谢谢大家!
注:本文作者钮文异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 100083 响石潭摘录至此仅作学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