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全国肾脏内科医师年上响石潭注意到有人指出滥用药物会引发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加剧。
并且特别的提到了中医药,说中草药中有毒成分会引发CKD。为此,专家特别呼吁,加强中草药的用药规范度。肾脏病专家谌贻璞还说,根据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浙江农村的流行病调查显示,CKD的患病率在9-13个百分点之间。
首先对于中草药肾病这个名字,舒老师是极为反对的,很多老中医都很反对。主要原因就是之所以引起肾病,大多是由于患者乱用药,不规则使用中药引起的。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复诊,可是有的患者一副药吃上几个月,甚至几年,这样的话引起肾病也不足为奇。同样,患者将某些中成药也是一吃几年,于是麻烦就出来了……
可是西药呢?西药同样如此,如果一种西药你坚持吃几年,那副作用远比中药大得多。故而比如说由于是关木通中马兜铃酸引起的肾衰,那就叫马兜铃酸肾病,但是不能称之为“中草药肾病”,反过来很多西药都可以肾衰的,是不是要叫做“西药肾病”呢?肯定不行,我们还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哈。
中医药本身是好的,但是被误用的话便会出现肾衰的副作用,因此响石潭觉得一方面需要不断的规范中医药行业的相关标准同时还要普及大家的用药常识。
常见肾损害中草药的种类
温阳药:乌头类包括川乌、草乌、附子;祛风湿药:铁脚威灵仙、大枫子、臭梧桐、千年健、雷公藤、昆明山海棠、苍耳子、防已、寻骨风;逐水药:乌椿根皮、牵牛子、商陆、甘遂、大戟、芫花;抗肿瘤药:山慈菇、斑蝥;麻醉止痛药:八角枫、蟾酥、六神丸;利水药:关木通、防已;活血药:益母草(大量)、水蛭;行气药:厚朴;祛虫药:苦楝皮、使君子;清热解毒药:土牛滕、土荆芥、山豆根;止咳平喘药:马兜铃;熄风药:蜈蚣、金蝎;安神药:朱砂、朱砂安神丸;外用药:雄黄、砒霜、拔毒膏、红开丹;其它:棉酚、鱼胆;肾毒方剂:龙胆泻肝丸、排石冲剂、冠心苏和丸、安宫牛黄丸、肾炎四味片、感冒通、速效伤风胶囊、中华跌打丸、三品一条枪(外用)等。
以上是常见的可以肾损害的中药,但响石潭要说明一点这些中药不一定必然引起肾损害,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而且会有损害不见得就一定要有损害,是否引起损害都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比如牵牛子,它的利水作用很好,肾病水肿临床都在用;苍耳子通鼻窍很好,肾病感冒患者在用;益母草,很多中医专家使用大量益母草治疗肾病水肿和蛋白尿血尿。而雷公藤则对于肾病综合征有着较好的效果,很多西医医生临床也在用。故而响石潭觉得是否会引起肾损害,取决于很多因素,药物始终是无辜的,是药三分毒,这谁人都知道。
因而避免中草药对肾的损害的关键环节是还是重在预防,作为医生或者患者皆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使用质量好的中药,不用有污染的中药:如生蜂蜜,蜜源来自雷公藤、钩吻等有毒植物之花,则可致毒;或中药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过多,亦可污染药物。响石潭以前和一个老师门诊时候,老师就常常感叹,或许中医未亡,中药先亡了啊~现在国内很多中药质量太差,严重影响了临床医生的治疗效果,反过来病人还以为你这个医生不行,其实是中药的问题,人是好枪手,但是子弹有问题~
2、慎用民间传方:如民间流传鱼胆可清热、明目,故常见报道生鱼胆吞服引起包括肾功能损害在内的多脏器损害,避免用雄黄煎煮食物的习俗等。
3、加强药物品种的鉴定:由于某些中药外形相似,易造成混淆,如将相思子误认为赤小豆服用。对易引起误服误食的有毒中草药,应说明其毒性,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4、控制中药的剂量及疗程:部分中草药超量服用,则会导致严重的肾损害,因此避免随意改变药量、剂型。对有蓄积可能的药物,应采用少量、间断服药的方法,减少蓄积中毒的可能;含金属矿石成份的中药一般排泄极为缓慢,不但一次用量需要严格控制,若长期服用,即使小剂量也易蓄积致肾损害。所以响石潭奉劝那些患者别一副药吃个几年的了,为了自己着想还是看一点时间就医院看下医生,调整一下方子吧。
5、把握中药的煎服方法:在煎药中,部分中草药有特殊的煎煮时间要求,一定要严格执行。如附子、雷公藤需要久煎,随煎煮时间延长副作用随之减少;雨山豆根则随煎煮时间越长毒副作用增强;用铝锅、铁锅等煎药器具不当,也可增加毒性。
6、注重药物成分调查,熟悉具有肾损害作用的中草药品种:对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服用某类中药时,应了解所含药效成分的排泄半衰期及其体内过程,避免长期不规范使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和中成药。
7、注意了解和监测病人的肾功能:若应用肾毒性很强的中草药,事先应作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服药期间进行监测,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注意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对孕妇、老弱、儿童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有毒中草药。
最后响石潭觉得大家要注意很多定语哈,比如长期服用,慎用,不规范,等等,须明白所谓中草药肾病并非中草药之过,而是人之过也。以上很多内容都属于响石潭个人的观点,没得权威性哈,诸君看过则可,莫较真,更莫作为诊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