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会议一致通过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并建议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

  所谓世界传统医药日(World Traditional Medicine Day),顾名思义,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对应,通常指运用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医药经验和技术,或指现代医药以前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医药经验和诊疗技术。

  世界各国的传统医药是国际医药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药品研制成本昂贵等问题的存在,人们开始呼唤回归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治疗疾病和保健。从北美、西欧等国家草药市场的兴起到“世界传统医药日”的确定,都表明一个有利于传统医药发扬光大的社会氛围正逐步形成。

  我国的中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的中药,目前己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得到广泛应用,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中医中药。中医药及其它传统医药为保障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独特的优势。充分挖掘和发展中医药和其它传统医药,对于人类战胜疾病、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新医改应弘扬传统医药学

  当年,设立世界传统医药日这样一个国际日,不仅是表达对世界各地传统医药文化应有的尊重,而且体现了中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生命健康的重视和关怀,它提示世界各国应该尽可能用自然、适宜、经济而有效的方式为人们祛病疗疾,增进健康。

  现代医学(主要是西医)奠基在近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之上,由形态到细胞,再进入分子生物医学的层面,发展迅速,进步巨大: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成功地得到控制;新的诊断、治疗技术和药物层出不穷;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但与此同时,种种新情况世界传统医药日新课题层出不穷,不容我们盲目乐观,比如新的感染性疾病的威胁,亚健康、慢性病比例的急剧上升,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不断滋生,等等。另一方面,维护生命健康和提高医疗水平,固然需要强有力的财政给予经济支持,作其后盾,但单纯依赖充足的财力并不一定能解决人们的医疗保健。只要看一下当今美国等发达国家面临日益昂贵的医疗成本支出,受困于国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对问题的棘手便可知一二。因此,为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以及应对日益捉襟见肘的医疗卫生开支之难题,除了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现代医学,增加经济投入,确定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推进医疗卫生政策的改革外,大力弘扬传统医药学,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在我国,这也理应成为新医改的内容之一。

  传统中医药学为世界瑰宝

  在世界传统医药学中,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无疑是最为耀眼夺目的瑰宝。目前为世界普遍认可的首先是中医的针灸(兼及推拿),它简便易行,卓有成效。中草药大多数是天然植物,成本相对低廉而疗效显著,亦大受青睐,近二三十年在欧美等国也逐渐被认识和接受。人们的广泛共识是,中医药对于慢性病乃至一些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颇有成效,而诊疗的成本,相对于如今西医动辄使用高技术设备检查以及昂贵的药物要低廉得多。曾有德国资深议员在欧洲议会上指出:无论是解决成千上万慢性病患者实际上的无助状态,还是面对医疗开支爆炸性增长等医疗保障体系的问题,都急切需要引入“可选择医疗方法”,而首屈一指的就是中医疗法,如针灸和中草药等。

  实际上,中医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中医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今天物质生活日益改善而愈加关注自身保健的百姓,有极大的帮助和吸引力。中医“上医治未病之病”的预防医学思想,中医天人合一,形神、心身一体的整体医学思想,中医辨证施治和个性化的诊疗方式等等,如能很好地诠释、阐发与应用,无疑会给现代医学诊疗观念的变革以重要启示和深刻影响。祖国传统医学“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宝贵思想和优良传统,对医学伦理的建设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中医符合科学人文一体本质

  然而,总体而言,如今的中医药事业并不尽如人意,脱颖而出的中医杰出人才并不多见;中西医结合虽然红火,但中医西医化的倾向日见突出。值得指出的是,近百年来中医命运坎坷,屡遭革除或废止之议,两年前,还有某大学教授在网上呼吁联名废止中医,以致掀起医界和学界的新一轮争议。以现代科学眼光指责中医理论之不科学,虽然不是什么新的理由,当年陈独秀、胡适等就有此说,但毕竟在某种程度上点出了中医进展缓慢的症结,也说明了中医发展之艰难。如果仅仅奉黄帝内经等少数古典经典为圭臬而不敢有所突破,不愿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检验、印世界传统医药日证中医药的原理和机理,要进步确实很困难。当然,以自然科学思维方式或现代医学模式来评判中医科学与否,本身值得商榷,因为中医和西医本是两种不同的思维体系、语言结构之产物,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根相连,具有整体、综合、辩证的思维方式特征。另一方面,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西医的局限性,它无法做到以病人、以人为中心的原则要求,因而也在向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之综合模式发展,换言之,真正的医学是科学和人文一体的。中医在一定意义上恰恰符合这样的本质。

  在世界传统医药日到来之际,我们应该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光大充满信心,因为它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滋润,深深扎根于民间,岐黄之术与千百年来百姓的繁衍、卫生、养生息息相关,拥有坚韧的生命力;还因为党和政府给予了它充分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在现代化社会建设中,传统文化必定会面临与现代以及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这始终是国人需要破解的难题,而中医因其医学特性另具复杂性;但无论如何,传统的不等于都落后,现代的不等于皆先进。对于中医药,完全可以经过认真的研究与梳理,吸取现代科学与人文的有益营养,以现代人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加以诠释和阐发,精益求精,造福人类。(响石潭所引用此文的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