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李亚红)北京市承诺“如果居民愿意,将争取在2012年前为每个家庭都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8日,记者跟随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朱莎采访,记录了这名“家庭医生”的一天。
从1991年起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朱莎,从未像现在这么忙。上午8时,走进诊室,病人一个接一个,大部分都是熟悉的患者,点名要找她。9时40分,朱莎的“健康通”手机响起来,一位脑梗塞患者需要更换导尿管。朱莎迅速“集合”她的团队成员杨昊煜和周海丽。
北京市卫生局推行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护士、预防保健人员3人组成,一个服务团队最多签约家庭不超过600户。朱莎说:“"家庭医生式"服务并不是医生要常规性到患者家提供诊疗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行动不便的患者。”
10时,朱莎和她的团队骑车15分钟来到何纪修家。85岁的何纪修患有脑梗塞,一次出门时摔倒后,长年卧病在床。朱莎进门后,首先给患者测血压,同时仔细询问近日病情、作息、饮食。一番家长里短的心理疏导后,周海丽和杨昊煜帮助老人脱去衣服,更换导尿管。
大医院只需几分钟的诊疗,朱莎和她的同事却用了半个小时,“家庭医生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还要关注其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的追踪管理”。
从何纪修家出来,朱莎和同事匆忙赶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门诊量约800人次,“全科医疗科病人最多,每天在诊室忙得都不敢多喝水,怕上厕所”。
在北京,与“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签约的家庭能享受5类个性化服务:服务团队每年对居民进行一次健康评估,并制订个性化健康规划,使居民不仅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知道如何自我干预;服务团队要重点对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患者,主动提供电话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等。
朱莎回到诊室,继续忙碌地诊治病人,“大部分都是复诊开药,速度很快。”中午11时45分下班,随后,忙碌一上午的朱莎刚准备去吃饭,一个病人拿着一张药方走进来。“大夫,您这里有没有这种药?有的话帮我开点儿。”
朱莎为病人开了降血脂的药“立普妥”,每瓶7片共70多元,在大医院开这种药患者需自付10%,而在社区拿药则全报销,而且是零差率销售,药价与大医院相比平均低25%左右。“这种药患者一周就要吃一瓶,对于常年用药的慢性病患者而言,节省下来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辖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有近200名“片医”,照顾着12万居民的健康。在这个片区,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20%多,有慢性病的居民超过40%。居民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7种慢性病人可以享受36种乙类药品全额报销的优惠。
17时下班后,朱莎要把一天的40多位患者病例录入电子档案,便于以后管理使用。“每天都要整理一个多小时的电子病历。”朱莎说,“今天是白班,社区医生太累了,每周都要上夜班,从下午5点到第二天8点。”
北京“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已在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等地开展试点,目前已遭遇人员短缺的制约。北京市实际需要社区医务人员3万人,缺口1万多人,而且社区医务人员还在不断流失。然而,朱莎说:“确实非常累,但20年来,我从未想过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