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想信息化究竟是个什么鬼?对我们工作的开展能够带来如此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能对我们工作带来无比巨大的阻碍作用?如何才能提升信息化?尤其是家庭医生团队工作中的信息化工作!前段时间去福建参加信息化的培训班,学习了福建省的信息化建设,前些天去了成都高新西区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习他们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一路下来,诸多思考。
1、信息化的区域特征:信息化尤其是社区卫生的信息化区域特征相当的明显,这个区域的可能是以省为单位也可能是以市区县为单位。不同层级的信息化系统都会有,而这里面的利弊都有。比如有的以区县为单位使用的系统,具备灵活及时的特征,家庭医生的需求能够较快的得到软件提供方的处理。而省级平台或者市级平台,则需要按照家庭医生的需求层层上报得到同意后才能够得到处理,这个效率和及时响应就查了一些。但是省级平台能够综合利用各项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信息的一体化。比如,这次去福建学习。福建省全省为单位推进信息化建设,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及时看到患者三甲医院的就诊情况,包括疾病用药而且还有化验结果等等,这些都得益于全省统一平台。
2、信息化的购买内容:信息化购买的是什么?购买软件?购买服务器?配置信息科人员?之前去成都高新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人耳目一新。较之于传统的购买上述必备信息化配置,该中心购买的是服务。服务器,软件这些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和维护,中心不直接与社区公卫软件提供公司对接,而是由第三公司自行采集购买。中心只需要给第三方公司提出需求,支付服务费。这样一来某种意义上来说更为灵活和实际,因此该中心在信息化建设尤其是走的更好更远。该中心同样使用的中联系统,但是对比和一些同样使用中联软件,直接和中联公司对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高新合作的社区软件定制程度、人性化程度则要高出很多,一些其他中心使用该软件的bug也在第三方公司的定制和维护下消失。让我们工作最为痛苦的公卫和医疗两套系统信息不能交互的问题也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老年人体检这些数据也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动和医疗系统对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3、信息化的需求特性:基本公共卫生的信息化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各项考核指标的不断调整而经常发生改变的,但这方面的需求不见得软件提供方就能够第一时间给予提升和完善。比如现在开展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这是在之前重点人群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的新指标,而我们的信息系统是没有这方面模块的。再比如,现在开展的互联网+服务,提倡无纸化办公,我们的家庭医生服务依然是去居民家里使用纸质的访视本,登记完善后回来再录入相应的系统当中。但是如有移动的APP,是否就可以现场录入,可以提供工作效率,节约一半的工作时间。但要增加这项模块,一方面需要软件提供方根据家庭医生使用的实际需求完善软件,另一方面则需要支付费用,这个速度是较为缓慢和滞后的。
4、信息化的发展前瞻: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和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必然将在工作本身的开展起到翻天覆地的改变。好的信息化能够提升工作的效率,节约工作时间,同时也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比如,我在两年前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有一个检测血压的智能终端放在社区居民的小区,居民刷身份证自我检测血压后可以将血压值实时传输到其个人健康档案中,而这个在高新合作社区已经基本实现。比如,居民能够在手机客户端可以看到自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案的血压血糖值的变化,可以查看个人健康档案的基本信息,这些都已经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而更为关键的是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系统,可以最大程度的促进健康档案的使用率,成为真真正正的活档案。其实这是居民建档的基本意义所在,所有各种率的要求其实质还是通过指标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管理能力和水平,做好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5、信息化与领导思维:信息化建设与领导人的思维有很大的关联性。信息化是一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载体,是一个记录数据的数据库?还是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发展和提升的催化剂?亦或是增强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的一个手段?还是迎接各项检查的一种工具?还是促进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相互整合的一个有效途径?
凡此种种,都是希望有一个更好的更加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让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事半功倍,让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智能化!或许在不远的未来!
PS:福建台江区宁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培训过去很久了,很多印记依然在脑海中。这里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的团结协会最为深刻,这次学习去了宁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瀛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晋安区王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观,每个单位的特色不同。但大家都在不断思考着如何建设的一支更为强大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另,瀛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能的健康小屋非常赞!在福建中医院大学还见到久违的张博士,一个非常优秀的中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