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发布于2021-09-12 17:09:06 分类 生活 阅读 4572 评论 37 字数 2783 #我爱我家
礼泉县石潭镇夏侯村是我的故乡,昨晚在度娘看到《文明美丽乡村——“夏侯”村志》这篇文档,落款日期是2015年3月26日,大约是官方所作。文中对于夏侯村村名的由来,感觉像是传说故事,不是历史事实,我曾翻阅资料写的《礼泉县石潭镇所辖村庄具体位置及典故由来》里面的记述比较靠谱些,参看《咸阳大辞典》,“明初成村,以夏侯姓人居住得名。有夏侯村、吕家、冢子、半路里4个自然村。”细细读完这篇文档,这里较为详细的记录了夏侯村的地理,民俗,发展等,分分钟勾起我儿时的回忆,浓浓思乡情。
地理位置:夏侯村位于礼泉县城泔河以北,距离县城十七公里、半山区、是石潭镇所在地。夏侯村端东是历史有名的皇帝李世民(九嵕山),距离夏侯十五公里。夏侯村的端西也是历史有名的女皇武则天(乾陵),距离夏侯十五公里。端北是五凤山,据民间流传说是落了五个凤凰。端南是礼泉淡水湖,从地理位置来看,夏侯村后有靠山、前有水潭、右有女皇、左有男皇,东西南北一条线,夏侯村确系、是一块风水宝地。
地理位置上大学后经常提起,大一开学总是很傲娇的给同学介绍,我的村东边是唐王陵,西边是瓜婆陵,北边是五凤山。我站在我家果园的大树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东西这两座山,这两座帝王陵。讲完之后就又难免落寞,这和阿Q有啥区别,我和赵老太爷是本家啊……
村名来由:据老人讲夏侯村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夏侯这块地域原是森林地带,人传说是老虎在这里下了两只老虎,顾名思义、过去叫下虎村,在商朝时期“封侯、封王”,把“下虎村”就变成了现在的“夏侯村”。以上讲的“虎”是王、“侯”也是王,两者总体是个“王”字。夏侯村是石潭镇经济文化中心,从高级社、人民公社直到现在以来都是“政府”所在地,逐步发展有了商店、医院、粮站、学校、邮电、工商、公安、税务等机关单位。夏侯是周边最大的集市贸易之地,过去有大剧院、大舞台各项宣传娱乐活动,都在大剧院举行。
小时候最喜欢赶集时候到大剧院里面看戏,看不见的时候需要爬到墙顶或树上看,要不就是大人给你架个马格登(骑马马)。然后听着戏台子上面的吼声:王朝马汉,喊一声……后来这里成了初中的操场,再也没有剧院可以看大戏了。初中时候,还在这里进行过歌咏比赛,唱的是“走进新时代”。
人口发展:夏侯村由史来看,据传说是姓“王”的兄弟二人来这里,后由于人员的发展兄弟二人,兄住前街、弟住后街。前后两街打起了四方城墙(原始城墙),原始城墙在后街全貌还存在,城墙的宽厚高大雄伟,解放初还有全貌,大跃进时期把老城墙拆掉了积肥用。前后街有四大城门,城墙上还有炮楼。前街现留存过去清朝时期的建筑四合院,当地人称五间一缩遗址。姓“吴”的人来这里,住在了吴家沟。为什么叫沟,这块地势比前后街地势低,系个浅沟道东边有高岩势能打窑洞,过去人一直住在窑洞里,老窑洞现在还存在。夏侯还有个“吕”家,住着性吕的,还有姓“陈”的人家。夏侯主要是姓王、吴、吕、陈四大家族及其他家族。夏侯解放初不足千余口人,现在发展到了七百一十六户、叁仟零伍拾六人,耕地面积七千二百三十亩。过去人住的是土窑洞和土木结构房,现在人住的是砖、瓦、水泥大房、楼房。百分之九十五的家庭,家家电器,户户有机动车辆。
城墙确乎是有的,就在小学的门前就是一面老城墙,非常的厚实。而明清的四合院现在都还有,小时候经常到少卿家门口那里耍,上面墙砖都是花的。门口有两个很高的石狮子,骑在上面驾驾驾……后来听说这家人已经把这里给封了起来,原因是有人要偷这门口的石狮子,太可恶了,啥都偷。
集市庙会:夏侯村集市为阴历的一、四、七,从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慢慢兴起,过去以供销社独家经营为主,由于割资本主义尾巴个体经营甚少,过去这里人购粮、卖猪、卖羊都要去乾县杨家庄集市。从改革开放以来,夏侯村集市发展壮大,个体经营占领了市场主导地位。购粮购物样样齐全,不再去其它地方,而且上市人量逐渐增多,乾县注泔和其它乡邻都参加夏侯集市贸易,在春节期间上市人量达万人之多。夏侯村过去有个三月初八物资交流会,在1978年至1992年先后举办了几次大的物资交流会。吸引了许多外商对这里的集市贸易及物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夏侯村现有三个古庙,药王夜庙、菩萨夜庙、综合夜庙,每到时期一些民众前去烧香叩头。
以前最喜欢三月会,街道上很多好吃的。现在都还在怀念晋糕,醪糟,油糕,豆腐脑……还有很多好玩的,比如套圈圈,还有抽奖。还有表演飞车,还有耍故事(踩高跷,社火)的,满满的儿时记忆……每年三月会时候很多村上的人都要过来赶集,有时舅爷爷也要过来,比过年热闹多了。
风俗习惯:夏侯村的民间艺术既丰富又多彩,有高台、柳木腿、竹马、锣鼓队、皮影、秦腔大戏、自乐班、刺绣、剪纸、土织布等民间艺术。饮食习以小麦饮食为主,杂粮为辅。有各种稀饭、面条、嘛食、搅团、面皮、煎饼、烙面,还有蒸馍、花卷、包子、锅盔、坨坨馍、油饼、麻花等一日三餐。服饰以前人用的土布,夏季是白布衫、冬季大棉袄黑布大裆裤,年纪大的人还用腰带、扎腿带。如今人们的衣着,跟时代是多元化的发展。过去人住的土窑洞,土木结构房,现在人住的是砖、瓦、水泥大房、楼房。婚嫁生育基本取消过去的旧风俗。丧葬有乐队、葡萄架、洋鼓洋号、大戏。
窑洞是非常深刻的,在硚口坡坡那里下面就有一排窑洞,听父辈讲这里以前是大队的饲养室。后来这里我印象中便是放老人们棺材的地方,每次晚上经过这里,我都嗖嗖的跑过去,内心惊恐……后来这里有些窑洞坍塌了,便成了天然的垃圾坑,人们把生活垃圾倾倒在这里。窑洞顶部长满了酸枣树。
地方方言:七十二行 ,庄稼汉为王。庄稼汉要吃面,久久都下便。指亲亲靠邻里,担过自己。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剃头洗脚 ,强处吃药。出门看天色,进门观成色。老娘经:一 拜我老娘心要轻,轻里轻生见无生;二 拜我老娘没慌忙,修成正果走西方;三 拜我老娘烧真香,老娘坐在莲台上;四 拜我老娘送真经,老娘听经笑盈盈;五 拜我老娘多指点,女儿有错请原谅;六 拜老娘我心欢,老娘救生没停点;七 拜我老娘空中悬,飘来飘去来访贤;八 拜我老娘花一朵,我给我老娘把头磕;九 拜我老娘来牵线,娘把真人调到跟前;十 拜我老娘想女儿,你和女儿在一起;娘叫女儿修真经,修成真身是真人;真人坐在娘跟前,随娘去到西灵山;免我灾,免我难,保你儿女都平安。
然而上面的那些地方谚语我确乎一个都没有听过,只记得我妈常说“给娃一个好心,不能给娃一个好脸色。”文档里面还记录了两个佛经,一个是《老娘经》,一个是《姑婆修道》,都没有听过。倒是想起了奶奶以前念叨的《拐拐经》,快三十年了,我确乎还记得:拐拐经呀拐拐经,拐拐引路引的端,一哈引导娘跟前,双手把黄娘举上天,南无佛,阿弥陀佛……似乎此刻奶奶正在耳旁不住的念着这个经,奶奶腿脚不好,大约是希望早日康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