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发布于2011-01-05 22:44:31 分类 学习 阅读 3062 评论 0 字数 956 #五味百科 #教学相长 #医院工作
这几天熟悉了一下病历,发现很多患者查了血清蛋白电泳,那么这个有什么临床意义?记得之前尿蛋白可以电泳的,根据大小蛋白质的不同可以判断肾脏的病变位置和病情的程度。那么血清蛋白电泳呢?
不懂翻书学习,响石潭之前的生化上面倒是学到过这些。于是拿书出来,拂去七八年的尘土,再一次启封这久违的书香。血清蛋白电泳即用电泳方法测定血清中各类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对于肝、肾疾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有意义。
血清含有各种蛋白质,其等电点均在pH7.5以下,若置于pH8以上的缓冲液电泳时均游离成负离子,再向正极移动。由于其等电点,分子量和分子形状各不相同,其电泳速度就不同。故可将血清中蛋白质区分开来。分子量小,带电荷多者,泳动速度最快。按其游动速度顺序把血清蛋白粗略分为清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
血清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响石潭摘录如下:
1.急、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早期或病变较轻时,血清蛋白电泳无显著变化,病情加重后可见总蛋白、白蛋白、α2、β球蛋白减少,γ球蛋白的增高,随病情好转白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可逐渐恢复正常,而γ球蛋白仍维持较高水平。慢性肝炎时白蛋白、β球蛋白降低,γ球蛋白明显增高,A/G比值下降,并较急性肝炎时严重,其严重程度与病情发展成正比。
2.肝硬化、肝癌
白蛋白下降,β、γ球蛋白增加更明显,可出现β与γ难分而连续的“β-γ桥”。肝癌基本情况与肝硬化相似,所不同的是:①α1、α2球蛋白增加;②有时可在白蛋白与α1球蛋白之间出现一条新的区带,即甲胎蛋白的区带。
3.肝外疾病
(1)肾病综合征:白蛋白减少,α2、β球蛋白增加。
(2)多发性骨髓瘤:β、γ球蛋白增高,并可在β、γ球蛋白之间或γ球蛋白处出现一条新的蛋白区带,即M蛋白区带。
(3)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出现类似肝脏病变的情况,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