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的剂量要先换成丸剂剂量,一般的换算方法是:一付汤剂(一日量)做成丸药可以服用十日。原因是汤剂时,经过加热要破坏一部分。但要注意的是,在换算前,最好请教一下身边的中医,问问处方中,有没有要特殊处理或加减量的药物,以求得安全和最好的疗效。
现实中药打粉,然后制作药丸。打粉很多药店都会提供这项服务的,当然是要收费哈。那么这里响石潭具体说一下药丸的做法。
(1) 量比:药粉重:蜂蜜重=1:0.7-1。想做较硬如黄豆大小丸,用1:0.7, 想做较软大丸(6-9克)用1:1 。
(2)炼蜜:炼蜜的目的是除去杂质,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蒸发水分,增强粘性。其方法是:小量生产可用铜锅或锅直火加热,文火炼;大量生产可用蒸汽夹层锅,减压蒸发浓缩锅进行炼制,最后滤除杂质。炼蜜的程度分为嫩蜜、炼蜜、老蜜三种。
嫩蜜 将嫩蜜加热至沸,温度达110~114度,色变深,有粘滞性,失去水分约3%。适用由含有较多脂肪、淀粉、黏液质、糖类及含动物组织的方剂
炼蜜 将嫩蜜继续加热,温度达110~116度,出现浅红色有光泽的泡沫,用手拈之粘性较强,但无白丝,失去水分约13%,用于含纤维质,淀粉、糖类以及部分油质的方剂。
老蜜 炼蜜继续加热至呈棕红色,有红色光泽,用手拈之甚粘手,能拉出白丝,蜜温达118~122度。适用于含多量纤维素,矿物质的方剂。
趁热把蜂蜜倒入事先准备好的药粉中,用筷子不停搅动,因为蜜的浓度很大,不会很快就和药粉亲和在一起,要不停搅动,等大块团块变小如一分硬币大小时,可以小心轻力度用手团和(小心烫手),把所有药粉和在一起,并团到软硬一致。
下面就要动手做药丸了,即可用手工或制丸板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园球形丸粒,大量生产可用机械制丸。
(1) 分成大丸:按当初处方中买回的是多少天的剂量分,例如买来是一个月的,把总药团先分成2等份,每份是半个月的,再各等分,每份就是一星期的了,再等分,每份就是4天的,再往下分到一天量时,一周本来应该是7天,却分成了8天,这样使操作方便快速。直到分成每日每次的量。这个过程要尽量快,要趁热,凉了就费劲了。
(2)做小丸:为服用方便可继续做小丸(黄豆大小),因为设计小丸的用蜜量少,这时的大丸较硬,要如下步骤才好操作。
为避免药团粘手和粘器具,操作时可用适量的润滑剂。润滑剂可用甘油或麻油(花生油)500g ,蜂蜡95g ,加热熔化而成。夏季蜂蜡可适当多加一点。包装与贮藏:制成的蜜丸,可采用蜡纸、玻璃纸、塑料袋、蜡壳包好,并注明品名、批号、规格,贮存于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