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第三天了,前天晚上到达,明天下午就要回成都。目前为止,这次出行还是有益的,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这不仅仅是来自老师的讲课,更重要的是来自和同行的交流,吸取别人的经验,完善我们的不足。当然,任何人的经验是否可以采用,作为我的角色来说没有这个权利判定的,但是我会把我的想法展现给中心的主任,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昨天一天都是会议,上午启动仪式,然后照相,之后讲课,下午也是讲课。基本都是宏观层面的一个分析统计,下午来自山西的一个讲者谈到了具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于是大家纷纷提问。

晚上吃饭途径天安门,第一次见到活的天安门,在十里长安街上我第一反应是周总理,似乎可以浮现出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景象来,虽然我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两旁的北京精神很是显眼,似乎觉得北京确实很创新,很包容,很爱国,还有一个啥来着?厚德?

真的车子路过天安门的时候我震惊了,天安门的伟大形象一下子降了一格。咋就这么矮小呢?我还笑着说,看来很多地方的山寨天安门都比这个真实的天安门要宏大的多啊。或许,天安门更多的是一种符号,一种精神上面的象征。更或者,响石潭仅仅是叶公好龙。

晚上吃过饭,由于没有麻辣味总觉得有些难受,在王府井转了一个小时,才九点,很多店子都要关门了,成都这时候那才是生意最红火的时间啊,或许是每个城市的习惯不同吧。而接下来的一件事情,则让我终生难忘。

在王府井一个小吃市场,里面有一个小巷子,卖各种小玩具。全国各地的玩具这里都看得到,首都嘛,就是具有包容性,足不出户,领略全国。有一个人买东西,和商贩讨价还价后还是觉得价格不合适,于是不买要走了。可是商贩让你颇为惊讶的举动出现了,他开始了著名的京骂,而且还不重复。简单的说就是,你不买就不要讨价还价。有路人见不惯,说了几句。这商贩便几个人围着过去,要打那个路人。

小小的事情,一下子颠覆了我对首都的憧憬和美好印象。后来网上百度一下,发现这个其实也不是什么事儿,尤其是在北京。一个城市一个习惯,就相当于别人不习惯成都人也会骂人一样,只不过北京人骂人过于生硬,而成都人则是多了几分幽默。但是这些虽然完全超越了我对首都的好感,但是也可以理解,何况一个人不能代表全首都,更何况万一那商贩不是北京人呢?

只怪我们对北京的希望太高了,但是他们的行为这似乎又和北京精神相悖。但是换句话,正是因为有些相悖,所以才提倡北京精神噻。

北京印象,希望能够再深刻些,有时间的话,我应该出去走走看看。想看看北京人的质朴,古韵,喜欢那么历史的沉淀。北京欢迎你,我来了,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