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质量,这是近期思考最多的事情。10月份至今的多次培训,核心都是基本医疗。如何提升基本医疗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即便是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其实质也应该是如何和基本医疗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和提升。之前关于全科基本医疗的几点思考基本是初级版,而且按照这个思考也落实了工作。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会发觉这些思考还不够深入和完善,还需要提升和优化。工作不是简单的分配,不仅仅需要排列更需要组合。因此,如何更好地整合我们的人力资源,完成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双飞跃,就成了而今眼目下的头等大事。

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生活有工作有家庭等等,即便是工作也会有纷纷扰扰的各种事情。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具备化繁为简的能力,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总觉得如果不把很多思考用键盘敲打下来就会思绪混乱,觉得只有写出来才可以一边写一边整理思路,最终形成一套执行的方案。或许,这是10年来写博客造成的一种习惯,一种已然是根深蒂固的习惯。不管是信息化,还是公卫考核,还是药占比,等等,这些背后我们面对的都是社区居民,而那些都是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而已。扒开指标,我们的核心是服务,是服务我们的社区居民。因此,居民需要什么?这才是应该是我们思考的关键。如果有我们的很多思考是不同的圆圈的话,那么我想居民的健康诉求就应该是这些圆圈的交叉点。

响石潭

2016年科室的职务分工相对明确化,公共卫生的分工基本成熟,基本医疗的分工也有了雏形,培训带教方面也在不断尝试,有了一定的要求和规范。一直在考核全科绩效考核流程的优化,其实更多是在考核在这个环节,对于绩效的管理方面做不到位。今年也尝试做了调整,比如考核问题给予整改机会等等,但这些还远远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法,至少不是最完美的。2016年考核是单独某个人在查,然后反馈给科室相应团队和个人。这样大家修改存在问题,但是并没有在源头上面解决问题,只是事后的考核和整改。2017年,相关核心质量问题的品管圈应该成立起来,各个方面的考核人员应该是精兵简政,缩减一下。就2016年科室公卫考核存在的一些核心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科室成立几个品管圈,选几位圈主出来,圈主的工作和科室考核工作紧密结合,对于核心问题让大家达成共识,集体落实完成,而不再是部分人的意见全体来执行。形成以品管圈促进考核,提升质量的模式。

同时,还要和各项基公卫与基本医疗的检查相结合。因此,对于迎检这一块还是要固定一定的人员,作为科室职务的承担。也就是说,圈主和负责人相互融合交叉,共同促进科室质量的跨越式提升。对于存在问题,只要解决一个便给予一定经费奖励,解决之前只给予基础的鼓励。目前存在问题:①体检的问题包括通知居民,录入和组卷与中医体质辨识等。②访视的问题,包括访视的录入和访视的执行。③重精的问题,包括重精的访视和重精的录入两方面。④带教的问题,包括带教的组织和质量的控制。⑤门特的问题,包括方面的审核与药占比的控制。⑥普门的问题:包括普门的医疗质量和普门的基本医疗能力提升。⑦健康教育的问题:包括健康教育的报送以及任务的安排等。⑧护理能力提升的问题

以上是目前存在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的困难问题,那么这些是否可以尝试通过品管圈的模式进行综合管理?每个圈主在科室内容组织6人的小组。想好了便去做,下周讨论下先~~~

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