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底,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建成中医馆,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47.68%。这意味着,在每100个去基层医院看病的人里,有47人会选择中医。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有等级的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发现,中医科门前几乎都挤满了前来就诊的市民,名中医更是一号难求。
中医为何受市民青睐?市卫计委中医处相关负责人说:“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居民已经形成了信中医、看中医的习惯;另一方面,随着各类慢病和亚健康高发,中医的作用愈发凸显。因此,我市不断采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和健康服务业联动发展,建立成都特色的 市县乡村 四级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今后,中医药的服务量将进一步扩大。”
建设“两馆一角”
方便市民寻医问药
位于红星路的“成都中医名医馆”把名中医集中在一起,有效地整合了资源,方便了市民看病就诊,有着“看西医到华西,看中医到名医馆”的口碑。
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强名医馆、中医馆、中医角“两馆一角”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大做强市县中医院名医馆。支持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名中医到基层服务,加大名中医引进力度,发挥他们在中医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成都持续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提升工作,加大中医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预计今年底将完成100个示范中医馆建设,3年内实现全市中医馆100%提档升级。
同时,筑牢中医药服务网底中医角。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中医设施设备配置并在基层医疗机构养老中心、社区日间养老照料中心、家庭医生服务站等开辟“中医角”,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中医药服务。
每个家庭医生团队
将配一名中医师
青羊区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新华西路和少城两个行政街道,服务人口15.5万。目前,中心在职中医药人员有36人,保证了每一个家庭医生团队都配有一名中医全科医生和中医康复医生。他们开展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疗服务,将进入恢复期的患者交回家庭医生团队手中,通过体质辨识、健康预防保健服务和中医适宜性技术等方法提高居民健康管理效果。
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会及时针对社区居民健康需求和关注度高的问题开展养生保健专题讲座,例如传染病防治、预防呼吸系统不适、小儿防病喂养等等,将中医药知识融入其中,受到市民欢迎。
推进医改工作,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关键在于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服务在其中的特色和优势,我市充分利用驻蓉省级中医医院的优质资源,推进多种形式的中医医联体建设。创新“中医区域指导中心”建设,以三级中医医院为核心,分片区成立6个“中医区域指导中心”,鼓励和引导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和横向联系,推动中医药人员“下沉、上挂”。推进城乡中医药服务均衡化、同质化,逐渐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中都有一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
评选命名“名中医”
充实人才队伍
支撑和保障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加强人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2016年,经组织推荐、资格审查、公众评选、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我市评选、命名了“成都市第三批名中医推荐评选”,让一批在民间拥有好口碑的中医师脱颖而出,为“成都名中医”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在中医药优秀传承人才培养方面,我市引进国内知名“国医大师”,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国医大师工作室”,以师承带徒方式发挥他们对青年人的培养作用。举办了四批次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师承教育。同时,加强学科建设,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举例而言,我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利用针灸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传染性肝炎等方法取得了临床实效。
“三维支撑”推动
中医药融合发展
实施“旅游+康养”融合发展行动,推动青羊区、都江堰市申报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打造中国·青城山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鼓励区县利用特色中药材资源,集中连片发展中药材优势产业,彭州市敖平镇拥有全国最大的川芎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被确定为国家川芎GAP生产示范基地;推动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建设全国功能齐备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发挥成都“中医之乡、中药之库”资源优势,构建中医药产学研联盟,整合多方资源,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推进医养融合发展试点工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和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在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设立“中医角”;进一步开放中医药服务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开办中医、中医专科医院和中医诊所……
将中医药融入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旅游、农业、商贸流通、制造业、医养等统筹协调,构建行业、市场、社会“三维支撑”,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融合发展,在“健康成都”建设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助力全方位、全周期守护百姓健康。
本报记者 王静宇 摄影 刘阳 成都日报 2017年5月06日 原文:中医医师将是家庭医生团队“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