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
医学硕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不为良医则为良相。
糖尿病学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
来源:响石潭 日期:2009-12-18 17:14:09 标签: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概述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1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由于口服降糖药的失效和出现口服药物使用的禁忌症时,仍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在某些时候,尤其是病程较长时,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变成最佳的、甚至是必需的保持血糖控制的措施[14, 39-41]。
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应该继续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并加强对患者的宣教,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便于胰岛素剂量调整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所有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都应该接受低血糖危险因素、症状和自救措施的教育。
理想的胰岛素治疗应该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两部分的补充。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作用应该能覆盖全天24小时,无明显峰值,避免空腹和餐前低血糖。餐时胰岛素注射后能在进餐后30分钟左右达到峰值,从而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以降低餐后高血糖。此外,理想的餐时胰岛素还能在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时其作用降至基础水平,避免下餐前出现低血糖。
胰岛素根据其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42, 43]。胰岛素根据其作用特点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动物胰岛素和人胰岛素[44, 45]。(详见附录2)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 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 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最大剂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仍大于7.0%时,就应该启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可以保留。当仅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时,不必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46]
■ 对新诊断的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中基础胰岛素的使用
■ 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和长效胰岛素。一般情况下,基础胰岛素是口服药物失效时实施口服药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的首选用药
■ 使用方法:继续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联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睡前注射。起始剂量为0.2 单位/公斤体重。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4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的水平每次调整1-4个单位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 如白天血糖不达标,可改为每天多次注射
预混胰岛素的使用
■ 在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HbA1c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直接使用预混胰岛素作为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但胰岛素促泌剂应停用[47, 48]
■ 1型糖尿病在蜜月期阶段,可以短期使用预混胰岛素2-3次/天注射
■ 使用方法: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0.4-0.6 U/kg体重/日,按1:1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根据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和晚餐前后血糖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4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
■ 在基础胰岛素和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餐后血糖控制欠佳或者需要进餐时间灵活的患者应该进行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餐时+基础胰岛素)[49]
■ 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血糖仍然未达标或反复出现低血糖者,需进行多次胰岛素注射
■ 使用方法:根据空腹血糖和三餐后血糖的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三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4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
■ 初诊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
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服药物很难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而高血糖毒性的迅速缓解可以部分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逆转β细胞功能,故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可以选择各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如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注射等。应注意加强血糖的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使各点血糖在最短时间接近正常,同时尽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 围手术期(见相关章节)
■ 感染(见相关章节)
■ 妊娠(见相关章节)
胰岛素注射装置
■ 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经济状况选择使用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笔或者特充装置)、胰岛素注射器和胰岛素泵。
(一)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50
妊娠糖尿病(GDM)和糖尿病合并妊娠
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高血糖的主要危害为增加新生儿畸形、巨大儿(增加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合并症与创伤的危险)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一般来讲,糖尿病患者合并妊娠时血糖水平波动较大,血糖较难控制,绝大多数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相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相对较轻,血糖容易控制,多数患者可通过严格的饮食计划和运动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仅部分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27, 50]。
1. 有高度糖尿病危险的妊娠妇女:曾经有GDM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尽早监测血糖,如果FPG≥7.0mmol/L(126mg/dL)及/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应在2周内重复测定
2. 所有妊娠妇女应在妊娠24~28周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测定血糖:
a)一步法:进行75克OGTT检测
b)两步法:先行50克OGTT,服糖后1小时血糖高于7.2mmol/L(130mg/dL)者进行75克OGTT
表8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OGTT
2个以上时间点值高于上述标准可确定诊断
(二) 计划妊娠的糖尿病妇女妊娠前的准备27, 40
1. 糖尿病妇女应计划妊娠,在糖尿病未得到满意控制之前应采取避孕措施。应告知已妊娠妇女在妊娠期间血糖强化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高血糖可能对母婴带来的危险
2. 在计划妊娠之前,应认真地回顾如下病史和进行相应的检查:
(1) 糖尿病的病程
(2) 急性并发症,包括感染史、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
(3) 慢性并发症,包括大小血管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
(4) 详细的糖尿病治疗情况
(5) 其他伴随疾病和治疗情况
(6) 月经史、生育史、节育史
(7) 家庭和工作单位的支持情况
3. 如计划妊娠,应在受孕前进行如下准备:
(1) 开始口服叶酸
(2) 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改为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3) 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血糖监测。空腹血糖控制在3.9-5.6mmol/L(70-100mg/dL),餐后血糖在5.0-7.8mmol/L(90-140mg/dL)范围,HbA1c控制在7.0%以下,如有可能尽量控制在6.0%以下
(4) 严格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将控制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 受体阻断剂(ARB)改为甲基多巴或钙通道阻滞剂
(5) 停用他汀类及贝特类调脂药物
(6) 检查有无视网膜病变并对视网膜病变加强监测治疗
(7) 加强糖尿病教育
(8) 戒烟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什么是酮症酸中毒?
下一篇:什么是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