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电视节目,审视自己的不足

@活着 昨天中午吃午饭的时间段到青羊区瑞星中路青羊区电视台那里拿了上次录制节目播出的光盘。上次节目电视上播放后有十多个患者在门诊的时候提高了那期节目,看来很多老百姓在关注青羊台,关注全科医生。晚上回来播放了一遍,这是响石潭第一次看到这期节目,悲催的没有光纤,看不到电视直播。这次节目是健康操那次录制之后,新华的健康教育班之前。看 


对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思考

@思考 (1)数据分析大家都会,分析不分析在于决策者愿意不愿意分析、愿意不愿意站在医生的角度去分析:一名家庭医生平均管理600户(这算少的),600户人家每月入户走访一遍,平均每个工作日要走访27户,这还必须是每次走访都要家中有人并热情迎接、毫无怀疑刁难。同志们,你自己走走看。(2)通常我们医生每天上门家庭病床查房不会超过10 


通过访谈居民,看社区基本医疗的重要性

@思考 这几天下社区访视,以及昨天和新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过来学习的两位老师一起走了几个街道,介绍了一下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访视情况。对于一点印象颇为深刻,那就是在重视公共卫生的同时,必须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居民一:在通锦桥遇到一位大爷,大爷说到他患有某种疾病,到华西去看病,等了三个小时,花了50元钱,说了不到5分钟。他 


全科医生制度存在的问题

@学习  徐俊杰:在基层,全科医生通过和老百姓建立契约关系,肩负起守门人的重任。但是每次在招聘全科医生时,我的心情都特别忐忑,一是担心能不能招来;二是担心招来后能不能把人留住。记得有一年招聘,有些大学生在招聘现场就和我们签了协议,但是随着我往山里走,一看到条件这么苦,竟然下车走了。而且,有些在社区工作了好几年的医生,也有可能 


什么是家庭病床?

@学习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蓝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肖云华:家庭病床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一直发展缓慢,主要的问题在于以下两方面。首先,家庭病床存在医疗风险。由于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医护人员在家庭环境下开展治疗,因此在家中开展治疗存在较大风险。比如患者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居家输液问题,万一出了事患方又不承担任何责任,这让社区医 


是什么阻挡我们下社区的步伐?

@思考 是什么阻挡我们下社区的步伐?总会有千般原因,不外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什么是内因?个人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对全科医生的认识?这个和是否参加全科医生或者全科护士转岗培训关系不大,主要还是个人是否愿意去钻研,去认识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对一些人来说是工作,一些人来说是事业,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不同的做事思维方式,更决定了工作的 


646天:给你钱钱,回答“嗯”

@活着 赳赳今天出生第646天,一岁九个月零七天。六点刚过手机便想起了铃声。不晓得是谁打的电话,懒洋洋的起来一看,嘿,是赳赳打的电话也。原来清早五点过小家伙就起来了,开始在炕上面玩呢。这几天给赳赳打电话,都是在加班之后打的,一般在九点过了,赳赳早已经睡着了。有几天赳赳没有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就不喊我们了。早上,赳赳给我打电话过 


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活着  今天去成都市人事考试中心参加了职称计算机考试,正如前面说的,这次又和科技知识一样没看书。确切说根本没看书,仅仅把光盘里面的题做了几套,幸好考试题不是很难,都是日常工作中使用的一些知识点。而且遇到了从小到大数百场考试出成绩最快的一次,考试完几分钟成绩就张贴出来了,计算机,果真神速。 还好顺利过关,WORD 95分, 


出保障:成都市工人疗养院

@工作 掐指算算算是今年以来第一次在工作日排班表上面休息时间休息了,反倒觉得些许不好意思。上午按照中心的安排去了成都市工人疗养院进行保障任务,今天青羊区工会组织各个企业单位员工进行免费体检。而我们的保障任务就是负责在往返途中大家的医疗安全,比如有人发生晕车,低 


如何做一个大气的人?

@活着 什么叫“大气”,于人而言,大气是指一个人处事的态度: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大气是一种度量:挨得下批评,受得了委屈;大气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不计得失,宠辱不惊;大气是一种智慧:胜而不骄,败而不馁。大气还是人们待人接物处事所展现出来的风度、学识、气质和气势。风度优雅而不媚俗;学识渊博而不自傲;气质 


医周记:小学,就近视了

@学习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多云 这周有三天的时间是在小学里面进行学生体检,这间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北区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南区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 南区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大,相对要活泼很多,他们对听诊器特别感兴趣,一不小心,我们的听诊器就会被他们抢走,他们拿着听诊器互相听着心音,俨然一副专家的神情。而北 


家庭医生服务调查日记(二)

@工作 今天又下去社区,和昨天的深入访谈不同,今天主要是面上的一个了解。去了十多个院子,有距离中心近的,也有远的。有居民反映好的,自然也有反映不好的,林林总总。希冀从中摸循出一些规律来,想必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所裨益。1、家庭医生团队访视质量以及居民满意度和社区访视的形式相关。整体而言:团队>个人,个体而言:医生>护士。2、社 


香港全科医生制度纪略(二)

@思考 1、人群死因以慢性非传染病为主,决定社区卫生管理主要内容。基层健康服务内容:健康教育、家庭计划、妇女保健、疫苗注射、学童健康、长者健康、职业健康、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基层医疗,一共11项服务。2、严格推行分级医疗服务。在所有老师的讲课中都很强调各级医疗机构的分级,全面市场化的私立机构和全面保障的公立机构共同保障了当地 


香港全科医生制度纪略(一)

@思考 1、医疗体系设置实现:小病进私立、大病进公立。这样的分级医疗和我们常规的医疗消费习惯很大差异。私立医疗机构门诊收费每次是大概150-400元,药费、检查费另算,但挂号容易,不排队,即到即看,很方便。公立医疗机构门诊收费每次45元,急诊和专科门诊每次100元,包括药费、检查费且不分药品种类、数量和检查项目,但挂号很难,需 


家庭医生服务调查日记(一)

@工作 很多时候你的想法并不见得就接近真实,尤其是在社区。我们需要从居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可能你极力的去和社区居民靠拢,但是你会发现你还是和他们想的不一样。此番感慨源于昨天下午的一个小调查,关于对我们全科医生团队服务的调查。问居民是不是对我们的工作满意?答案是满意的。对于社区居民而言,他不见得知道公卫服务的11项规范,他即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