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团队特色建设:十月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

@工作 10月份是慢病管理小组在2014年的一个句号了,宽巷子的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已经在9月份结束了第一期的活动,10月份开始进行总结。而过街楼和宁夏街也在10月份进行了今年这一批的最后一次培训,下个月需要进行总结,这是我们2014年家庭医生团队特色建设启动半年的截点了,我们需要总结有益的经验,将2014年的特色不断规范化,成为 


10月全院义诊:走进吉祥街(四道街团队)

@工作 10月份全院大义诊由四道街家庭医生团队10月14日在吉祥街44号进行,由中心康复科医生杨月、内科王琴、妇科袁海燕及全科医生胡雪娇、罗元容及社区护士李小莉、刘骏静共同参与完成此次义诊服务。此次义诊有129名居民参加,我们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相应的健康问题(如肩颈部疾病、腰间盘突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妇科等常见疾病的预 


家医团队特色建设:中医养生俱乐部第四次活动

@工作 2014年10月21日四道街家庭医生团队在吉祥街21号进行了第四次中医俱乐部活动,这次主要内容是霜降的养生,并向社区居民讲解了艾灸的操作,社区居民进行了亲自实践。四道街家庭医生胡雪娇,给社区居民讲解霜降时节养生要点,应使机体保持“防秋燥、防秋郁、防寒”的原则。起居调养应注意关注天气,按时增减衣服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培训班走进蒲江

@工作 2014年10月23日,健康教育规范培训班巡讲到了蒲江疾控。由于蒲江是最远的地方,我们出发的比较早,七点半就要集合出发,这已经是我能承受的极限了,再早就必须在医院前一天晚上住宿了,住远了真心伤不起啊。这次也是向宇凌第一次加入郊县巡讲的队伍,多一个师资也有利于师资整体培训的时间安排。说到蒲江,可谓是记忆犹新。一年前关于怯 


医院人事绩效改革与薪酬设计培训

@工作 10月24日参加了青羊区卫生系统HMBA培训班的旁听,即便是旁听没有发言的机会,但是受益依然是终身的。这是第二次参加这次培训班了,第一次是关于后勤的讲课。这次持续24、25两天,主题是《医院人事绩效改革与薪酬设计》和《医院品管圈》两个主题,由来自宝岛台湾的傅天明老师主讲。24日培训的是医院人事绩效改革与薪酬设计的内容, 


1372天:带Coco去看恐龙及电影

@活着 自从Coco三岁以后就极少记录了,现在回头看看之前一岁两岁的记录觉得蛮有意思的,很多过去的事情基本都忘记了,再次翻看一些很有趣味。所以我觉得今后还是要多多记录Coco的快乐童年,等Coco长大了再看看这往事,肯定捧腹大笑哦。话说今天是Coco出生第1372天,三岁九个月了。昨天下午Coco把他的两个同学凯文和欧文邀请到 


赢口碑 还得干到点子上(健康报)

@学习  做实医护分工协作 家庭医生团队,必须是一个具有生命力和能动性的团队,其最基本的组成是家庭医生和社区护士,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增加防保医生、中医医生等。只有医护组合做实了,团队才能不断壮大。因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医护分工协作更持久,更富有活力?我的答案是阶梯式发展。 社区护士的工作是协助医生进行老年人访视、重点人群 


关于家庭医生团队五年发展的思考

@思考 夜半时分,这个时候头脑是最为清晰的。一个国家有自己的五年计划,十一五,十二五……一个医院也会有自己的五年规划,一个科室同样有五年规划。五年,需要给一个关键词: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将居民的体验度做到极致;核心:体验度;目标:极致。围绕着核心和目标出发,我想就需要界定一下几个内容:一个是对服务对象 


扁平化,小而美的家庭医生团队

@思考 人的思维在不同时间段会有所差异的,比如说到上次到德胜参观的事情,应健康报要求将絮叨的几点感想合成一篇,此刻在看那些文字却又思维发生了些许改变。9月底的北京一行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参加了第九届的社区卫生会议,更关键是通过和王院的交流以及德胜的参观,给自己了几多启迪,于是有了10月份中心五年规划中的所谓万人计划。既然梳理,那 


9月全院义诊:走进过街楼(过街楼团队)

@工作 9月的全院义诊进行了两次,而过街楼团队印象最为深刻。不是对义诊过程印象深,而是对于由于下雨等原因多次修改义诊时间而造成科室、质控、医务科之间的沟通协调不畅通的问题。虽然最后相对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沟通不畅,确切说同一个结构医疗和公卫两条线沟通的问题,希望在未来的五年规划里面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过街楼这次全院义诊 


9月全院义诊:走进洛阳路(通锦桥团队)

@工作 9月份我们家庭医生团队进行了两次全院义诊,分别是通锦桥和过街楼家庭医生团队。其中9月5日下午通锦桥家庭医生团队在洛阳路开展了全院大义诊工作。由中心康复科医生何云刚、外科付涛、预防保健科侯丽及全科医生唐世伟、林燕、徐德智及社区护士杨扬共同参与完成此次义诊服务。过程:此次义诊有90名居民参加,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相应的健康问 


家医团队特色建设:中医养生俱乐部第三次活动

@工作 2014年9月25日上午四道街家庭医生团队在吉祥街21号进行了第三次中医养生俱乐部活动,这是我们今年进行尝试革新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社区居民中医养生普及的一个全新视角,不仅仅是通过家庭医生的服务提升居民的养生保健知识,更重要是通过中医养生俱乐部打通家庭医生团队和中医康复科室的协作。通过家庭医生护士到中医康复科室的轮转掌 


家医团队特色建设:九月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

@工作 现在我们的慢病患者还是以院落访视为主,家庭医生团队主动上门提供测血压血糖等服务。而随着工作的实际推移,我们需要将需要治疗的慢病患者吸引到门诊进行诊疗。对于慢病患者,测再多的血压而患者不服用药物也是徒劳。不是所有高血压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就能控制好的 


2014年11月:让我们不做小白兔

@思考 时间已经跨入了11月,9月份的工作尚且没有记录。其实这段时间匆匆忙忙的,但又貌似没那个月觉得自己是轻松的。工作分为了两个大的方面,不再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区分,而是工作本身与工作的人的区分。有时候工作本身尚可,然后工作背后的人却是万万需要仔细思量的。9月份的核心主题是骨折,骨折两周后便把钢托去掉了,之后去北京学习。而 


成都居民家中学拔罐刮痧(成都晚报)

@学习 昨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拔火罐、针灸、刮痧等传统中医治疗方式再次引人关注。这些看似只能由医生操作的中医技巧,成都居民却可在家中免费学习、自我操作。据了解,青羊区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市首创以居民为组长的“中医养生俱乐部”,由中心的7个家庭医生团队手把手向辖区居民免 


‹‹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